母女风水师-涉嫌3亿元诈骗被捕-抓铺画面曝光
母女二人以“风水师”名义操盘巨额敛财,涉案金额或达3亿元。本文复盘话术剧本、资金链与取证路径,揭开“玄学理财”双重包装下的骗局运行逻辑与破绽。
费启鸣
剧情起点与套路拆解
故事从一间“请香间”起步:先用免费测运势暖场,再以“化煞、改名、调宅”开单。母亲主讲“祖师门脉”,女儿负责数据化“算命报告”,把迷信披上专业外衣。 她们的第一步不是收大钱,而是建立“灵验样本”。用通用暗示法制造“命中”,再用回访收集碎片信息,下次复盘时就能“精准复述”,像神奇读心术,把新客变老客。

话术剧本与玄学营销
核心剧本只有三句:你有灾我有法得尽快。配套道具从开光转运珠到“秘制符箓”,价格随客户焦虑指数浮动。遇到犹豫型受害者,就抛“限时仪式位”,制造稀缺。 她们还把“法事”做成服务包:基础护身、家宅调理、事业催旺、感情破阻,甚至附赠“复盘回访”。每次“法事”前后都要你写感受,既当广告素材,又当催单剧本。
资金流与洗钱路径
钱绝不直接进个人卡,而是先入几家“文化传播”“身心灵咨询”公司账户,再通过采购“法器”“咨询费”“场地费”层层走账。一些款项被拆成日常POS交易,掩在烟火消费里。 大额资金则跨区域转付,配合短期理财和借名房产过桥。账面看似合规,实为“旋风过账”。越是票据齐全,越想让人放下怀疑这正是她们的算计:把诈骗伪装成精致的生意。
受害者画像与心理钩子
她们最爱三类人:急于翻盘的创业者、婚恋焦虑的中产、身体抱恙的家属。共同点是“高不确定性即时止痛需求”。当现实给不出答案,情绪就会托管给“神力”。 “样板间”也有:找几位“成功转运”的老客户现身说法,再以“同城群”“线下茶叙”打造社交证明。被情绪裹挟的人,会把理性装进口袋交了第一笔,就容易陷入“沉没成本”陷阱。
取证链与追赃思路
这类案件的关键不是喊“迷信可笑”,而是把“对价与承诺”钉在证据上。语音、转账注释、合同文案、宣传海报、现场视频,缺一不可。尤其要锁定“收益保证”“必定灵验”等确定性承诺,和“限时、保密、内部名额”的强迫表述。 追赃要快与准:冻结主账户同时盯“次级口袋”,包括文化公司、关联工作室、亲属名下卡、理财通道和二手奢侈品换现。涉案物证如“开光清单”“仪式流程表”,往往是金额认定与层级划分的关键。
监管补洞与防骗清单
第一,把“身心灵咨询”纳入高风险业态监测,要求明示“非医疗非金融不承诺收益”,广告不得出现“必转运”“保平安”等确定性词汇。第二,平台侧上线“玄学付费提醒”,触发关键词自动弹窗风控。 第三,社区层面推广“家族监护授权”,当家人陷入异常转账,可由监护人申请临时延迟支付。第四,普法要讲“诈骗供应链”,让公众知道对方是团队作战,不是天降大师。一句黑子网用户的玩笑也有用:凡是开口要你在今晚之前做决定的,不是神仙,就是销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