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蔬菜之乡”江西乐平3000余亩水芹迎收割
小马漫漫
在江西乐平这片沃土上,素有“江南蔬菜之乡”的美誉,3000余亩水芹正迎来一年中最繁忙的收割期。近日,随着秋季气温逐渐降低,乐平市后港黄家村的水芹种植基地里,农户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手持镰刀,熟练地将一丛丛鲜嫩的水芹割下,整齐摆放在田埂上,随后由专人打包、运输,整个流程有条不紊。这片水芹种植基地不仅是乐平农业的一张名片,更承载着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希望。据了解,水芹种植在乐平已有悠久历史,因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每年秋季,水芹进入成熟期,市场需求旺盛,成为当地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乐平水芹的丰收背后,离不开科学种植和传统智慧的结合。在后港黄家村,农户们采用“水稻水芹”的轮作模式,一年一季水稻、一季水芹,不仅保障了粮食生产,还充分利用了水稻田的底肥,促进水芹生长。这种模式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显著增加了亩产收益。据当地农业部门统计,近年来,乐平水芹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品质持续提升,亩产可达4000至5000斤,亩均产值高达32万至4万元。这一数字让不少农户喜笑颜开,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返乡投身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然而,丰收的喜悦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辛酸。有农户爆料,今年水芹种植过程中,天气变化无常,夏季的高温和突如其来的暴雨让不少田块受到影响。为保证产量,农户们投入了更多精力,频繁巡田、排水,甚至连夜抢收,以减少损失。一位名叫黄大爷的种植户感慨:“水芹看着简单,种好可不容易。得看天、看水、看市场,哪一步都不能出错。”他还透露,为了让水芹卖出好价钱,村里成立了合作社,统一包装和销售,线上线下齐发力,甚至通过直播带货将乐平水芹推向全国。除了种植技术的升级,乐平水芹的成功还得益于当地政府的支持。据悉,乐平市近年来大力推广绿色农业,投入资金完善灌溉设施、改良土壤,还组织专家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水芹的品质,也让“江南蔬菜之乡”的招牌更响亮。不过,也有业内人士爆料,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外地水芹品牌也在崛起,乐平水芹要想保持优势,还需在品牌打造和深加工上下功夫。比如,开发水芹干、水芹酱等产品,或是打造特色农业旅游,让游客体验水芹采摘的乐趣。在采访中,一位农业专家透露,乐平水芹的种植面积还在持续扩大,预计明年将突破3500亩。未来,乐平计划打造水芹产业园,整合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力争让水芹成为当地的“金字招牌”。但也有村民担忧,种植规模扩大后,市场是否能消化如此大的产量?价格波动会不会影响收入?这些问题都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新课题。眼下,乐平的水芹丰收季还在继续。田间地头的忙碌景象,不仅是农户们辛勤劳作的写照,也是“江南蔬菜之乡”蓬勃发展的缩影。从田间到餐桌,这一把把鲜嫩的水芹,承载着乐平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