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教育丨2024年江西省中外合作教育论坛开幕 助推拔尖人才培养
猫猫桃儿
10月11日,由南昌大学主办、南昌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承办的2024年江西省中外合作教育论坛在南昌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隆重开幕。此次论坛以“中外合作创新模式下的拔尖人才培养”为主题,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旨在通过中外教育资源的深度融合,探索全球化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为江西教育国际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江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小强、南昌大学党委书记罗嗣海,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理事长林金辉等众多教育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外合作办学的机遇与挑战。南昌大学副校长吴丹主持开幕式,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的代表参与。论坛开幕式上,刘小强副厅长结合江西省委十五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详细阐述了江西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战略部署。他指出,江西省近年来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持续发力,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引入优质国际教育资源,江西高校在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拔尖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强调,此次论坛不仅是经验交流的平台,更是推动江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契机,希望与会专家能为江西教育国际化提出更多建设性意见。南昌大学作为本次论坛的主办方,近年来在国际化办学方面表现突出。其玛丽女王学院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典范,通过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深度合作,打造了多个特色专业,吸引了大量优秀学生。罗嗣海书记在致辞中表示,南昌大学始终坚持开放办学理念,通过中外合作项目,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学术水平,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发展机会。他希望通过本次论坛,与国内外高校和机构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探索拔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围绕“中外合作办学与拔尖人才培养”展开了深入讨论。林金辉理事长在主旨发言中指出,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对推动教育改革、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具有重要意义。他提到,当前全球教育竞争日益激烈,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人才已成为各国教育的重点方向。江西作为内陆省份,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能够有效整合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其他与会专家也分享了各自院校在国际化课程设计、跨文化教育、学生交流项目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就如何应对合作办学中的政策、资金、文化差异等挑战提出了建议。论坛还设置了多场分论坛,主题涵盖课程国际化、师资共享、学生联合培养等多个方面。南昌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代表分享了其在医学、工程等领域的合作办学经验,展示了如何通过国际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与会高校代表还就如何借助中外合作办学平台,提升科研水平、促进产学研结合进行了热烈讨论。此外,论坛还促成了多项合作意向,部分高校与国外机构签署了初步合作协议,为未来更深层次的教育交流奠定了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论坛特别强调了拔尖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专家们一致认为,传统的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全球化时代的需求,必须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例如,通过联合培养项目,学生可以在国内接受基础教育,同时赴海外学习前沿知识,兼具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这种模式的推广,不仅有助于提升江西高校的国际影响力,也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新路径。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江西省中外合作办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交流机会,也为全国教育国际化发展贡献了江西智慧。参会代表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论坛,他们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未来充满信心,并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高水平交流平台,推动中国教育与世界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