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两地深化合作,多个项目落地上海浦东
九毛不帅
近日,沪港两地深化合作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一系列重量级项目正式落地上海浦东,为两地经济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据悉,此次合作以金融、科技、贸易等领域为核心,旨在通过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提升两地全球竞争力。尤其是在2025陆家嘴论坛期间,沪港双方签署了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明确了38条具体举措,涵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金融产品服务体系构建以及离岸金融战略互补等多个方面。这份行动方案的签署,不仅为浦东新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支持,也为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提供了助力。在金融领域,沪港两地正通过优化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完善非居民账户体系等措施,推动跨境金融服务的便利化。例如,上海自贸试验区鼓励两地银行合作,便利跨境电商平台及海外仓运营企业在浦东或香港开设账户,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此外,香港的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与上海的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实现互联,为两地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高效的资金结算渠道。这些举措不仅降低了企业跨境交易的成本,也为浦东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增添了吸引力。除了金融合作,科技与贸易领域的项目也在浦东加速落地。浦东新区作为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前沿产业集群发展上表现亮眼。此次沪港合作中,多个科技项目聚焦人工智能、绿色金融和元宇宙等新兴领域。例如,一家香港知名科技企业宣布在浦东设立研发中心,计划开发适应离岸经贸需求的金融科技产品。这一项目的落地,不仅为浦东带来了先进技术,也为香港企业拓展内地市场提供了新机遇。浦东新区的投资环境是吸引沪港合作项目落地的关键因素之一。据上海市商务委数据,今年1至5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近25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76亿美元,其中浦东新区占据重要份额。浦东凭借其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持续吸引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截至目前,浦东已累计吸引1042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605家外资研发中心,成为中国内地总部经济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此次沪港合作项目的集中落地,进一步巩固了浦东作为全球投资热土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沪港两地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合作也成为亮点。双方计划共同开发绿色金融产品,推动更多贸易主体选择人民币作为支付结算货币,以支持低碳经济发展。这一举措不仅响应了国家“双碳”战略,也为浦东打造绿色金融高地提供了新动能。此外,两地还在探索科技金融合作,通过金融科技手段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渠道,助力浦东新区前沿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沪港两地的深化合作,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还在文化、教育等方面展现出新潜力。例如,浦东新区与香港高校联合开展人才培养项目,为两地青年提供更多交流机会。这些项目的推进,有助于增强两地民众的互信与合作意愿,为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奠定基础。此次沪港合作项目的落地,离不开政策层面的强力支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的意见,为浦东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浦东新区也以此为契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力争到2035年实现区域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的目标。沪港两地的协同发展,正是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说,沪港两地深化合作、多个项目落地浦东,不仅为两地经济注入了新活力,也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样本。浦东新区作为开放与创新的前沿阵地,正通过与香港的紧密合作,加速迈向国际化、现代化经济高地。未来,随着更多项目的推进,沪港合作有望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绽放更大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