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出台新举措-鼓励外卖员随手拍黑餐馆-共建食品安全防线
深圳鼓励外卖员随手拍“黑餐馆”,这一举措源于市民建议,通过外卖骑手在取餐送餐过程中发现并拍摄餐饮店后厨卫生隐患、违规操作等“黑餐馆”现象,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回应,鼓励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参与,形成社会共治格局,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率,符合条件的举报还将获得奖励,推动共建健康城市。
易梦玲
深圳外卖员举报黑餐馆奖励机制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明确表示,将对外卖员等从业人员举报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举报将予以适当奖励。这一机制旨在激发外卖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成为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通过奖励,外卖员不仅能获得经济激励,还能增强社会责任感,避免了以往监管盲区。这样的设计,不仅降低了监管成本,还形成了多方参与的监督网络,有效提升了举报的积极性与覆盖面。 在实际操作中,举报流程简化,外卖员可通过手机拍摄视频或照片上传至指定平台,监管部门快速响应,确保问题及时处理。

这种奖励机制的推行,标志着深圳在食品安全治理上迈出创新一步,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外卖骑手监督餐饮店后厨卫生隐患
外卖骑手作为餐饮店的“常客”,对后厨环境有独特观察视角,他们在取餐时往往能发现墙壁污渍、设备不洁、食材不当储存等卫生隐患。深圳市鼓励骑手“随手拍”这些问题,并上报监管部门,形成即时监督链条。这种方式弥补了传统检查的时效性不足,让监管从被动转为主动。解读来看,此举不仅能快速曝光“黑餐馆”,还教育餐饮企业自律经营,避免小问题酿成大隐患。 通过骑手的参与,食品安全问题曝光率显著提高,例如以往类似事件中,脏乱后厨被拍后迅速整改,保障了消费者权益。
这种监督模式强调基层力量的作用,体现了深圳智慧城市的治理理念。
社会共治食品安全提升监管效率
深圳的这一举措体现了社会共治理念,将外卖员、社会公众纳入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形成全员参与的格局。传统监管依赖专业队伍,覆盖面有限,而鼓励“随手拍”则利用外卖员的流动性,扩展了监管触角,大大提升了效率。分析其深层意义,此举不仅打击了“黑餐馆”,还培养了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推动餐饮行业整体规范。 在实践中,这种共治模式减少了监管盲区,缩短了从发现到处理的周期,例如近期宝安区一肠粉店因后厨脏乱被曝光后立即停业整改,体现了高效性。
长远看,它有助于构建和谐的食品安全生态,增强市民对城市的信任感。
多地借鉴深圳外卖员随手拍经验
除了深圳,其他城市如宝安区等地也开始探索类似模式,鼓励外卖员举报餐馆“脏乱差”,形成区域联动。深圳的经验在于其系统性,从举报到奖励再到整改的全链条设计,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路径。解读这一趋势,它反映了数字化时代下监管的转型,利用移动互联网放大基层监督力量。 通过跨城借鉴,外卖员角色从配送者转向守护者,不仅提升了食品安全水平,还促进了行业自律。未来,这种模式有望扩展到更多领域,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