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总裁班-借名校之名误导招生-罚款10万元-名校擦边球再遭重锤
“清大”总裁班因冒用清华大学名义开展培训被罚10万元。该教育公司通过使用“清大”简称、伪造名校背景、颁发虚假证书等手段,误导消费者,收取高额费用,严重侵害学员权益。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依法查处,罚款10万元以儆效尤,提醒消费者警惕“傍名校”陷阱。
牛奶布丁
最近,北京一家打着“清大”旗号的教育科技公司因为冒充清华大学背景被市场监管部门重罚10万元。这事儿让我挺震惊的,平时总听说名校的总裁班、研修班多高端,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猫腻。事情是这样的,今年7月,北京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在日常检查中发现,这家公司在宣传中大肆使用“清大”这个简称,还把自己的培训包装得像是跟清华大学有密切关系。他们开设的所谓“高端总裁研修班”,收费动辄数万元,吸引了不少想提升资历的职场人士报名。

可实际上,这家公司跟清华大学八竿子打不着,根本没有官方授权。 这家公司的套路真是让人防不胜防。他们在公司名称、微信公众号和培训项目里故意加上“清大”两个字,还频繁提到清华大学的中文名和英文名,甚至把培训方向定为“高级工商管理”“建筑业”等,听起来就像是清华的强项学科。不仅如此,他们还把公司注册地址设在清华大学附近的科技园区,简介里直接引用清华的校训,营造出一种“名校文化”的氛围。更有意思的是,他们会组织学员在清华校园附近上课,甚至带着大家在清华的标志性建筑前合影,照片上还标注“清华大学”字样,让人误以为这就是正宗的清华培训。
更离谱的是,培训结束后,他们还会郑重其事地颁发一张印有“清大”字样的“EMBA课程结业证书”。这证书看着挺唬人,不少学员拿到后都觉得自己上了名校的课,值回票价。可实际上,市场监管部门核实后发现,这家公司根本没有EMBA学位授予资格,清华大学也从没授权他们用清华的名义搞培训,更别提派教授或学生去授课了,连场地都没提供过。学员花了大价钱,结果拿到的证书一文不值,权益受损严重。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接到线索后,迅速立案调查,认定这家公司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构成了擅自使用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名称以及引人误解的混淆行为。
于是,8月底,监管部门果断出手,对这家公司处以10万元的罚款。这笔罚款虽然不算高,但也算是个警告,提醒那些想“蹭名校”热度的机构别再动歪脑筋。 这事儿曝光后,我特意去查了查,发现类似的情况还真不少。像这种“傍名校”的培训机构,专门利用大家对顶尖大学的信任,设计出一套套精巧的宣传手法。比如,他们会在网上大肆宣传“名校教授授课”“对接高端资源”,但实际上,这些承诺大多是空头支票。有的学员交了几万块钱,上了几堂课后才发现,所谓的“教授”根本不是清华的,课程内容也跟宣传的完全不沾边。
市场监管部门还特意提醒大家,网上那些“蹭名校”的广告层出不穷,消费者在报名前一定要擦亮眼睛,核实培训机构的资质。特别是看到涉及名校的培训项目,千万别被“清大”“北大”之类的简称忽悠了,最好直接去学校官网查查有没有合作关系。比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官网就明确列出了教师信息和官方项目,想确认真假其实不难。 说到底,这件事让我挺感慨的。名校的光环确实耀眼,但也正因为如此,才会被不法分子盯上。我们这些普通人想提升自己没错,但得学会分辨真假,别让辛苦赚-que的钱打了水漂。
这次“清大”总裁班被罚的事儿,也算给大家提了个醒:别光看名字就信了,多做点功课,保护好自己的钱包和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