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两新”供需对接和循环利用活动在长沙举行
七老板
9月29日,湖南省“两新”供需对接和循环利用活动在长沙盛大举行,活动以“绿动湖湘 焕新生活”为主题,旨在通过高效的供需对接平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助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这场由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长沙市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循环经济研究会执行的盛会,吸引了来自汽车、家电、农业机械、环卫设施等领域的企业代表,以及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的广泛参与。活动通过政策发布、产品展示、供需对接和签约仪式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了湖南在“两新”政策下的成果与潜力。活动现场,湖南省商务厅、农业农村厅、交通运输厅等部门发布了系列实施方案,包括家装厨卫“焕新”计划、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及交通运输领域设备更新细则。这些政策聚焦绿色智能产品,覆盖汽车、家电、电动自行车等多个消费领域,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真金白银的补贴支持。例如,家装厨卫“焕新”实施方案提出,消费者购买绿色、智能、适老化产品可享受最高2000元的单品补贴,总额不超过3万元,极大地激发了消费热情。 供需对接环节成为活动亮点。比亚迪、格力、中联重科、长沙桑铼特农业机械等企业展示了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环卫设备和农业机械的最新技术成果。长沙市公交集团、物流企业、环卫单位和农业合作社等则提出了具体设备更新需求。回收企业代表围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展开交流,形成了生产、消费、回收全链条的对接机制。例如,浏阳市鼎顺物流集团副总经理刘蕾表示,公司今年已更新152台运输车辆,计划年底达到200台,天然气车辆的加速替换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体现了“两新”政策对物流行业的推动作用。 签约仪式上,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共识。长沙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与长沙公交集团签约,推进新能源公交车更新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与宁乡市市容环境卫生维护中心合作,升级环卫设施通程控股与湖南万容固体废物处理有限公司、桑铼特与长沙县同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分别在废旧产品回收和农业机械更新领域达成协议。这些合作不仅促进了技术应用和市场开拓,也为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活动还突出了湖南在循环经济领域的探索。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介绍了全省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情况,强调通过“两网融合”推动生活垃圾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整合,提升废旧产品处理效率。现场展示的废旧家电、汽车报废等回收案例,展现了湖南在循环利用领域的创新实践。专家指出,这种全链条模式有效减少资源浪费,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从经济效益看,“两新”政策显著拉动了湖南消费市场。2024年1至8月,湖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5,位居全国第一。长沙市汽车报废更新约11万辆,占全省465,带动汽车销售成交195亿元。通程电器副总经理欧海军表示,家装厨卫“焕新”政策覆盖品类更广,叠加政府、企业、厂家多重补贴,最高优惠达60,极大释放了消费潜力。 社会反响热烈,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称赞活动为“绿色生活的助推器”。一位长沙市民留言:“以旧换新让我换了新冰箱,省了好几千,政策真是贴心!”还有网友表示,活动不仅促进消费,还提高了环保意识,期待更多类似举措。活动期间,线上直播吸引了数十万观众,网友互动踊跃,纷纷晒出以旧换新的购置经历。活动也反映出“两新”政策的深远意义。湖南省发改委副主任杜中华强调,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是激发需求、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举措。长沙市发改委副主任蒋志国表示,长沙通过“两重、两新”专项行动,组织9个工作组下沉基层,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报送国家项目397个,资金需求近400亿元,展现了政策落地的效率。 未来,湖南计划进一步扩大“两新”政策覆盖面,2025年实施方案已明确将补贴范围扩展至手机、数码产品、适老化改造等领域,并提高新能源公交车和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标准。 专家建议,湖南可结合“数字湖南”建设,开发线上补贴申领平台,简化流程,提升消费者体验。同时,加强回收体系数字化管理,推动“互联网回收”模式,助力循环经济提质增效。 湖南省“两新”供需对接和循环利用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企业和消费者搭建了高效平台,也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活动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政策,展现了湖南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担当与作为。未来,随着政策持续加力和更多创新模式的涌现,湖南的绿色经济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