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薪5000元 短剧剧组急缺“霸总爹”
横店短剧热潮下,中老年演员成为稀缺资源,尤其是能演“霸总爹”的角色,日薪高达5000元仍供不应求。这些演员需气场强大、台词到位,完美诠释豪门家长威严形象。这现象不仅反映短剧市场的火爆,也折射出行业对资深演员的渴求。
毛光光
8月20日,浙江横店影视城的片场里,副导演小张手持对讲机,焦急地喊道:“董事长父亲的角色还没找到人,下午必须开拍!”烈日下,剧组工作人员忙得满头大汗,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霸总爹”。63岁的退休会计老王,成了当天片场的救星。老王半年前偶然在横店当群演,凭借一头花白头发和沉稳气质,被导演一眼相中,临时顶替出演一位豪门家族的掌舵人。他身着定制西装,站在豪华办公室布景前,念出台词:“你是我唯一的继承人,别让我失望!”

语气铿锵,气场全开,导演连连叫好,当即拍板给他5000元的日薪。老王的“霸总爹”首秀并非偶然。近年来,短剧市场在国内迅速升温,浙江上半年备案网络微短剧251部,数量全国第一。短剧以快节奏、高反转吸引观众,豪门恩怨、商战复仇的剧情中,“霸总爹”作为推动故事的关键角色,需求量激增。然而,能演好这类角色的中老年演员却严重短缺。业内人士透露,60至70岁的演员不仅要记住台词,还要自带威严气质,最好能演出“运筹帷幄”的感觉,找到这样的人“比找投资还难”。
横店的剧组甚至开出3000至5000元的高薪,吸引退休人员前来试镜。 老王原本是宁波一家国企的会计,退休后闲不住,听说横店群演机会多,便来碰碰运气。他起初只演路人甲,日薪200元,跑了半年龙套后,意外被短剧导演选中。他的第一场戏是饰演一位霸道总裁的父亲,教训不争气的儿子,台词不过三句,却因他洪亮的声音和不怒自威的表情圈粉无数。拍摄结束后,剧组当场支付5000元片酬,还送了他一箱矿泉水。老王笑称:“我这把年纪还能当霸总爹,真是退休后的意外收获!”
他还透露,横店每天有几十个剧组在招中老年演员,戏约多到接不过来。这场“霸总爹”热潮也引发了网友热议。黑子网用户纷纷留言,有人调侃:“我爸60岁了,天天在家训我,演这个绝对拿手!”还有人晒出父母的照片,笑称要让他们去横店试试。网友还扒出老王的短剧片段,称他“自带董事长气场”,堪称“横店最硬核退休大爷”。据统计,横店每天有上百个短剧剧组开拍,中老年演员的缺口高达30。一些剧组甚至降低要求,只要台词流利、表情到位就行。
业内人士分析,短剧节奏快、拍摄周期短,对演员的需求量大,而年轻演员多集中在主角角色,中老年配角成了“香饽饽”。 老王的经历并非个例。60岁的退休教师李阿姨也在横店找到新舞台,她常扮演“霸总爹”的妻子,温柔却不失威严。她说,演短剧不仅收入可观,还让退休生活充满乐趣。一次,她在片场饰演豪门贵妇,穿着旗袍端坐茶室,气质惊艳,连导演都夸她“天生适合大宅门”。李阿姨的日薪从800元涨到3000元,最高时也拿过5000元。
她笑着说:“我现在比上班时还忙,朋友都羡慕我成了演员。”横店的短剧热还带动了培训热潮,一些机构推出“中老年演技速成班”,教退休人员如何念台词、摆姿势,报名者络绎不绝。这场“霸总爹”热潮也折射出短剧行业的蓬勃发展。专家指出,短剧以低成本、高回报吸引投资,市场规模已超百亿,但演员资源的断层问题日益凸显。中老年演员的稀缺不仅推高了片酬,也让剧组在选角时绞尽脑汁。有的导演甚至亲自上阵,客串“董事长父亲”,结果因演技生硬被观众吐槽。
老王和李阿姨的故事,成了短剧热潮中的一抹亮色,也让人们看到退休群体在新时代的无限可能。网友感叹:“谁说退休就得闲着?去横店演霸总爹,还能赚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