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国家工商会中国湖南代表处揭牌
陈礼礼
2025年4月10日,老挝国家工商会LNCCI中国湖南代表处揭牌仪式在湖南长沙隆重举行。这一盛事吸引了中老两国政府官员、商界代表及媒体的广泛关注,成为推动中老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及文旅融合的重要里程碑。揭牌仪式不仅彰显了湖南与老挝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紧密合作,也与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次达429亿、旅游总花费432万亿元,接近2019年峰值水平”的数据形成呼应,反映出旅游热潮为中老双边关系带来的新机遇。网友们对此调侃:“湖南辣椒要辣到老挝去啦!”老挝国家工商会成立于1989年,是老挝最具代表性的商业组织,拥有超过4000家会员企业,覆盖18个省份,致力于促进国内外贸易与投资。此次湖南代表处的设立,是继重庆代表处后,老挝国家工商会在中国的又一重要布局。据悉,代表处旨在深化湖南与老挝在农业、制造业、旅游业等领域的合作,搭建企业交流平台,推动双边贸易便利化。揭牌仪式上,老挝国家工商会主席Oudet Souvannavong表示,湖南作为中国中部经济重镇,制造业和农业优势显著,与老挝的经济发展需求高度契合。他幽默地说道:“希望湖南的辣椒和老挝的咖啡能碰撞出更多商机!”湖南与老挝的合作渊源已久。早在2008年,老挝湖南商会便在万象成立,累计吸引超10亿元人民币投资,涉及矿产开发、农业机械、摩托车制造等领域。2023年,老挝湖南商会湖南办公室及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商品展示中心在长沙揭牌,为双方在文化、旅游和贸易领域的交流奠定了基础。此次老挝国家工商会湖南代表处的设立,进一步升级了合作层级。湖南省商务厅副厅长李心球在仪式上表示,代表处将为湖南企业“走出去”和老挝企业“引进来”提供桥梁,尤其在文旅领域,双方有望通过旅游产品开发和文化活动推广,吸引更多游客往来。文旅融合成为此次揭牌仪式的一大亮点。文旅部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入境旅游人次同比增长554,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34。老挝作为中国游客喜爱的东南亚目的地,以其独特的佛教文化、湄公河风光和咖啡美食吸引了大量游客。湖南则凭借张家界、凤凰古城等世界级旅游资源,成为国内旅游市场的“顶流”。揭牌仪式上,双方宣布将联合推出“中老文化旅游月”活动,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举办老挝风情展、湖南非遗展示及旅游推介会,鼓励游客互访。网友对此兴奋不已:“想想在万象吃老挝米粉,再去张家界看奇峰,简直完美!”代表处的设立也为中老经贸合作注入新动力。老挝是中国在东盟的重要合作伙伴,双方通过中国-老挝铁路等“一带一路”项目实现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2021年12月开通的万象-博滕铁路,显著提升了老挝农产品的出口效率,如咖啡、香蕉和大米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市场。湖南代表处将进一步推动湖南企业参与老挝的农业加工、物流和新能源项目。例如,湖南的农业机械企业计划与老挝合作开发智能化农机,助力当地农业现代化。网友调侃:“湖南的拖拉机要开到老挝的稻田里了!”然而,合作深化也伴随着挑战。语言和文化差异、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老挝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等问题,可能对湖南企业“走出去”形成一定阻力。揭牌仪式上,老挝国家工商会表示,将通过代表处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支持和市场信息,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此外,针对网友关心的“投资安全”问题,代表处与泰和泰万象律师事务所达成合作,为企业提供法律顾问服务,确保投资合规性。这一举措被网友称为“给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从更宏观的视角看,老挝国家工商会湖南代表处的揭牌,是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体现。2025年是中老建交64周年,也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升级的关键年份。代表处的成立不仅将促进湖南与老挝的经贸往来,还将辐射整个东盟市场,为中国企业拓展东南亚提供新机遇。结合文旅部数据,旅游业的繁荣为中老合作增添了文化纽带,年轻游客的热情尤为突出,正如天安门广场执勤民警观察到的“年轻人热衷升旗仪式”现象,折射出文化自信与国家认同的提升。网友们对这一事件充满期待,有人留言:“希望代表处能让更多老挝朋友来湖南吃辣椒,也让湖南人去老挝喝咖啡!”还有人戏称:“这是文旅和商贸的双向奔赴!”未来,代表处将通过举办经贸论坛、文化节和旅游推介会,持续深化中老合作,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惠。2025年,随着中老铁路的运力提升和文旅活动的丰富,中老之间的“辣”与“咖啡”碰撞,必将擦出更多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