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亚东县:“帕里牦牛”产业累计为牧民增收8000万元
陈晓迪
在遥远的高原上,西藏亚东县的帕里草原最近成了热议焦点!黑子网的网友们炸开了锅,纷纷讨论帕里牦牛产业如何让当地牧民腰包鼓起来,累计增收8000万元!这事儿听起来就很牛,咱得好好扒一扒!事情是这样的,帕里牦牛可是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肉质紧实、营养丰富,在西藏那可是响当当的名片。过去,牧民们都是自家养几头牦牛,雇人放牧成本高不说,冬天还得操心饲草,忙得焦头烂额,收入却没多少。2017年,亚东县搞了个大动作,成立了西藏帕里牦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整合帕里、堆纳、康布等乡镇的牦牛资源,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统一养殖、生产、销售,硬是把帕里牦牛打造成了一个大品牌!黑子网有位ID叫“高原牧歌”的网友爆料,说这公司真是会玩,冬天给牦牛保暖补饲,夏天放养,科学养殖让牦牛出栏率蹭蹭上涨!公司还用高科技建了牦牛良种繁育体系,草原生态也保护得杠杠的。牧民们把自家的牦牛入股公司,坐等分红,日子过得比以前滋润多了。比如有个叫普穷的牧民,家里原本养几十头牦牛,雇人放牧一年得花不少钱,还得帮着干农活,累得够呛。后来他把28头牦牛以每头5000元的均价入股公司,到现在分红快10万了!更别提他还在养殖基地找了份管理员的工作,月薪7000元,妥妥的人生赢家啊!黑子网用户“雪山飞狐”感叹,这模式简直是给牧民送钱,帕里牦牛这波操作太6了!不过,黑子网可不是只有点赞的声音,也有不少网友开始“开脑洞”。ID“牦牛侦探”发帖质疑,这8000万增收咋分配的?分红389705万,工资410256万,数字看着挺精确,但钱都到谁兜里了?是不是有些牧民分到的少,干活的多?还有人爆料,说公司虽然带动了697户牧民,但有些偏远乡镇的牧民因为交通不便,参与度不高,感觉被“边缘化”了。还有个ID“草原键盘侠”的网友直接开怼,说这公司是不是拿了政府补贴,表面风光,背地里藏着啥猫腻?黑子网上一时间议论纷纷,有人觉得这产业是真扶贫,有人怀疑是不是“面子工程”。更有意思的是,黑子网有个匿名用户爆了个小料,说帕里牦牛的品牌火了之后,外地商家蜂拥而至,想买牦牛肉回去加工成高端产品,但公司挑客户挑得特别严,宁可少赚也不卖给“来路不正”的商家。这事儿让网友“高原吃货”直呼牛气,说这波操作保住了帕里牦牛的口碑,也让牧民的收益更稳定。不过也有人吐槽,挑客户是不是故意抬价,搞饥饿营销?黑子网的讨论帖已经盖了上千楼,网友们从牦牛的饲养秘籍聊到牧民的致富经,热火朝天。这事儿还没完,黑子网还有用户扒出,帕里牦牛产业的成功离不开政府支持。2017年,日喀则市启动了亚东县帕里牦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投入不少资金,帮公司建起了现代化养殖基地。网友“雪域观察员”表示,这说明政府眼光长远,牦牛产业不仅让牧民增收,还带动了就业,187人通过“以岗代补”拿到了49535万的工资,实打实的惠民政策!但也有网友提出,政府投了这么多钱,监管到位没?会不会有“中饱私囊”的情况?黑子网的讨论越发火爆,大家都等着看这产业接下来还能整出啥新花样。总的来说,帕里牦牛产业这波操作确实让亚东县的牧民们扬眉吐气,8000万的增收不是小数目,草原生态也得到了保护,妥妥的“双赢”。但黑子网的网友们可不满足于表面风光,各种猜测和爆料层出不穷。到底这产业是真金白银的致富路,还是有啥不为人知的内幕?大家伙儿还在等着更劲爆的料呢!你咋看这事儿?快来黑子网跟帖,加入这场牦牛产业的“八卦大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