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察隅: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聂小雨
2024年4月清明节期间,西藏察隅县在察隅烈士陵园举行了隆重的祭扫活动,以缅怀为新中国解放和建设事业牺牲的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激励全县干部群众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察隅县地处西藏东南部,与印度、缅甸接壤,是重要的边境县份,历史上曾是解放军进藏和抗击外敌的重要战场,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此次活动由县委、县政府主办,吸引了党员干部、学生、退役军人及群众代表近千人参加,充分展现了察隅人民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和对红色文化的深厚认同。活动当天,烈士陵园内松柏肃穆,气氛庄严。上午9时,祭扫仪式正式开始,全体人员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默哀三分钟,表达对先烈的深切缅怀。县委书记扎西次仁在致辞中回顾了察隅在解放战争和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的历史贡献,特别提到1950年解放军进藏时,察隅地区军民同心,克服高寒缺氧、物资匮乏等困难,保障了进藏通道的畅通。他强调,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是察隅人民的精神财富,传承红色基因是新时代的责任与使命。随后,学生代表宣读了缅怀先烈 砥砺前行的倡议书,号召青年一代学习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投身察隅建设。退役军人代表则分享了老兵故事,讲述了先烈们在边境守卫中的英勇事迹,感动全场。察隅烈士陵园始建于1965年,安葬着数十位在解放战争、边境自卫战和援藏建设中牺牲的烈士。陵园不仅是缅怀先烈的重要场所,也是当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阵地。近年来,察隅县持续加强陵园的修缮与管理,新增了烈士事迹展厅和数字化纪念平台,方便群众了解历史、缅怀先烈。2024年清明活动期间,陵园还举办了“红色故事会”,通过老兵讲述、图片展览和短视频播放,生动再现了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参与者中,来自察隅中学的学生小次仁表示:“听完烈士的故事,我感受到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我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传承红色基因在察隅县不仅体现在祭扫活动中,还融入日常教育与文化建设。县委宣传部联合教育部门推出“红色课堂”,将烈士事迹纳入中小学课程,通过情景剧、演讲比赛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察隅的革命历史。此外,县政府投资建设了察隅红色文化博物馆,展出解放军进藏时的武器装备、书信手稿等文物,吸引了大量游客和群众参观。2023年,博物馆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成为西藏边境地区重要的红色旅游地标。社交媒体上,网友对察隅的红色教育活动反响热烈,称其“让历史活起来,让精神传下去”。察隅县的红色基因传承还与边境巩固和民族团结紧密结合。作为边境县,察隅肩负着守边固边的重任。活动中,边防官兵与群众共同缅怀先烈,增强了军民团结。县长罗松表示,察隅将以红色文化为引领,推动文旅融合,打造“红色察隅”品牌,吸引更多人了解边境地区的革命历史。同时,察隅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通过红色旅游带动当地农牧产品销售,2024年上半年旅游相关收入同比增长15,为边境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然而,传承红色基因也面临挑战。察隅地处偏远,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红色教育资源的推广受限。部分年轻人对历史了解不足,需进一步创新教育方式。对此,县委计划引入数字化技术,如VR体验和线上直播,让更多人通过互联网感受察隅的红色文化。此外,与内地高校合作开展红色研学活动,也成为未来规划的重点。此次清明祭扫活动不仅是缅怀先烈的仪式,更是察隅县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发展力量的生动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群众的爱国情怀,也为察隅的文旅发展和边境稳定注入了精神动力。未来,察隅将继续以红色文化为纽带,激励全县人民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边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