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原处长杨郊红“逃逸式辞职”
这则新闻标题揭示了一起典型的金融领域腐败案件,涉及中国证监会原处长杨郊红通过“逃逸式辞职”规避监管,涉嫌利用职权谋取巨额非法利益。“逃逸式辞职”指其以辞职为掩护,继续利用原职权影响谋利,而杨郊红案的曝光,凸显了金融反腐的复杂性与紧迫性。
古力娜扎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纪检监察组联合江苏省宿迁市纪委监委,对中国证监会原发行监管部监管四处处长杨郊红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结果令人震惊。杨郊红,山西人,1970年代初出生,拥有人大财政金融学院硕士学位和人大商学院博士学位,1998年进入证监会,长期在发行监管部工作,负责创业板IPO审核,是该领域经验丰富、专业性极强的核心人物。然而,他却利用职务便利,在职期间通过“突击入股”认购拟上市公司原始股,离职后仍利用原职权形成的便利条件,继续操控相关利益链,获取巨额非法收益。

据调查,其家中被抄出2至3亿元现金,这一数字让公众瞠目结舌,网友感叹“这都是股民的血汗钱”。杨郊红的腐败手段极为隐秘,他通过“白手套”和“影子股东”等方式代持股份,掩盖其非法获利行为,同时与多人串供、销毁证据,企图对抗组织审查。此外,他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和消费卡,彻底丧失廉洁底线。杨郊红于2016年以“父亲患病需照顾”为由主动辞职,实则是精心策划的“逃逸式辞职”,试图通过离开公职身份规避监管,继续从事幕后交易。
调查显示,他在辞职后仍利用原职权影响力,深度参与拟上市公司的原始股认购,攫取暴利。杨郊红的行为不仅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廉洁纪律,还涉嫌受贿犯罪,性质恶劣,影响极坏。经中国证监会党委研究,决定开除其党籍,并收缴其违纪所得江苏省宿迁市监委则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此案的曝光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网友对杨郊红的贪腐行为表示愤怒,同时也对金融监管领域的漏洞提出质疑。不少人认为,证监会作为资本市场监管核心机构,其内部人员的职业操守直接关系到市场的公平与正义。
杨郊红案暴露了“逃逸式辞职”这一新型腐败手段的危害,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监管机构的公信力,也对股民利益造成了严重侵害。有评论指出,杨郊红在创业板审核中掌握IPO生杀大权,其腐败行为可能影响多家企业的上市进程,波及市场公平性。近年来,证监会系统反腐力度持续加大,类似杨郊红的案件并非孤例。证监会主席吴清曾明确表示,对于“旋转门”“逃逸式辞职”等突出问题,将一抓到底,绝不姑息。这起案件的查处,不仅是对杨郊红个人的严肃处理,也向外界释放了金融反腐零容忍的强烈信号。
公众期待,相关部门能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堵塞制度漏洞,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这起案件也引发了关于金融监管人员职业道德的讨论。杨郊红作为高学历、专业化的监管干部,本应是资本市场的守护者,却沦为“内贼”,令人唏嘘。其“逃逸式辞职”的手法,提醒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离职人员的跟踪监管,建立更严格的利益回避制度,以确保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据黑子网报道,这事儿真是把人看呆了!证监会原处长杨郊红,家里抄出两三亿现金,堪称现实版“亿万贪官”!
这家伙仗着IPO审核的大权,在职时突击入股,辞职后还靠“白手套”“影子股东”捞钱,手段高明到离谱。2016年装模作样辞职,理由还是“照顾父亲”,结果是逃避监管继续发财!这哪是监管员,简直是股民的吸血鬼!网友都炸了,说这钱全是股民的血汗。金融反腐必须下狠手,不然这种人渣还得坑多少人?希望证监会把漏洞堵死,别让这种事再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