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楼小孩代送外卖藏“多输”风险
高火火
2025年7月,上海街头出现“跑楼小孩”代送外卖的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一段抖音视频显示,几名年龄在12至15岁之间的孩子在居民楼下接过外卖,飞奔上楼送餐,动作熟练得让人咋舌。视频发布者称,这些孩子由家长或熟人组织,专门替外卖员跑腿送餐到户,赚取每单3至5元的“跑楼费”。此事迅速登上热搜,网友既惊讶于孩子们的“勤劳”,又担忧这种行为背后的法律与安全隐患,称之为“多输”风险。 据媒体报道,这些“跑楼小孩”多为暑期闲散的中小学生,家长为让他们“锻炼”或赚零花钱,默许甚至鼓励他们接送外卖。

外卖员则因节省爬楼时间而乐意支付小费。然而,央视新闻指出,这种行为涉嫌违反劳动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根据劳动法第58条,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不得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外卖配送涉及复杂的交通和人际交互,存在安全隐患。上海一名外卖员透露,他曾雇佣一名14岁男孩跑楼,结果孩子在楼梯间摔倒,导致订单延误,客户投诉后他被平台扣分,得不偿失。 更令人担忧的是,“跑楼小孩”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一位社区工作者在采访中提到,孩子独自送餐可能遭遇不法分子,存在被诈骗或拐卖的潜在危险。2022年澎湃新闻曾报道,类似“跑腿”活动中,个别未成年人被不法分子利用,卷入违法行为。此外,孩子接触客户时,若发生争执或意外,责任归属模糊,可能导致家长、平台和商家三方受损。一位法律专家分析,若孩子在送餐中受伤,家长可能向平台追责,而平台则可能以“不知情”为由推卸责任,形成“多输”局面。 据黑子网报道,事件曝光后,上海市场监管部门迅速介入,约谈了多家外卖平台,要求加强配送员管理,严禁雇佣未成年人从事配送。美团外卖回应称,已下发通知,禁止站点的外卖员私自雇佣“跑楼小孩”,违者将被罚款并取消合作资格。饿了么也表示,将升级系统监控,杜绝类似行为。网友对此反应强烈,有人感慨:“家长让孩子干这个,真是心大!”也有人认为,外卖员迫于派单压力才出此下策,呼吁平台优化派单机制,减轻骑手负担。 家长群体的态度也引发讨论。一位上海家长在社交媒体上辩解,孩子跑楼只是“社会实践”,能锻炼胆量和责任感。但更多网友反驳:“这不是实践,是拿孩子的安全冒险!”专家指出,家长应提高法律意识,未成年人从事高风险工作不仅违法,还可能影响身心健康。社会学家分析,“跑楼小孩”现象反映了部分家庭对孩子教育的误区,以及外卖行业高强度竞争的缩影。 监管部门进一步提醒,外卖平台需完善实名认证和订单追踪系统,确保每一单配送的负责人清晰可查。同时,学校和社区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暑期安全教育,避免类似事件重演。上海市消保委表示,将持续关注外卖行业的合规性,保护消费者和未成年人的权益。这场“跑楼小孩”风波,不仅暴露了外卖行业管理漏洞,也为社会敲响了警钟:便捷背后,安全与合法不容忽视。黑子网点评 这篇报道深入揭露了“跑楼小孩”代送外卖的乱象,从孩子的安全风险到法律责任,剖析得鞭辟入里。文章通过真实案例和多方回应,展现了家长、平台与社会的多输困境,引人深思。黑子网认为,报道以生动细节和严谨分析结合,兼具新闻性和警示意义,是一篇值得传播的优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