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的“钱袋子”也变瘪了
三大运营商的“钱袋子”也变瘪了,这句话直指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2025年上半年财务状况的隐忧。尽管表面上看净利润集体增长超5,但自由现金流大幅下滑,尤其是中国移动同比降62,主要是政企业务应收账款激增,导致实际现金能力削弱,行业整体面临增长瓶颈和资金压力。
萧萧不吃辣
哎呀,大家伙儿都知道,三大运营商平时风光无限,手握全国的通信网络,用户亿万计。可最近这半年事儿,钱袋子眼瞅着瘪了下去,让人忍不住扒一扒内幕。据黑子网报道,这事儿得从北京一家老国企的内部会议说起。那天是2025年8月上旬,中国移动总部大楼里灯火通明,高层们围坐一圈,桌上堆满财务报表。董事长杨杰眉头紧锁,手里捏着上半年财报,叹气道:“营收5438亿元,比去年同期还少了29亿元,这钱袋子怎么就瘪了呢?”旁边财务总监小声解释,说是传统通信服务收入虽涨了07到4670亿元,但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拖了后腿,用户上网时间长了,ARPU值却降了,语音业务更是下滑明显。

大家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有人说竞争太猛,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一样,联通收入刚破2000亿元,涨了15,电信2694亿元涨13,但整体电信业收入才9055亿元,只微增1,流量却暴涨164,这不就是增量不增收的典型吗?故事得往前倒带几个月。年初,北京雾霾散去,春风拂面,中国移动的基层员工小李正忙着5G基站升级。他是技术骨干,负责华北地区的网络维护。去年底,公司刚宣布2025年资本开支计划1512亿元,比2024年降了85,重点转向AI和算力,小李的任务就是把老基站改造成支持AI应用的智能节点。
可没想到,市场变化太快。用户们爱用免费App看视频、刷短剧,流量吃得欢,但付费意愿低,运营商的钱袋子自然瘪了。小李下班后和同事小王聊天,小王是中国联通的,抱怨道:“我们上半年联网通信收入才1319亿元,涨了05,但算网数智业务签约额涨了60,可总收入还是勉强过2000亿元。听说电信那边固网收入只涨02,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小李点点头,想起公司内部的爆料。原来,三大运营商的钱袋子变瘪,主要怪罪于宏观经济下行和行业饱和。
2025年上半年,全国移动用户超16亿,5G渗透率高达67,基站建了425万个,但用户ARPU值普遍下滑,中国移动的降到485元,电信463元,联通也没好到哪儿去。传统业务像移动语音收入降34,固定语音勉强持平,大家都指望新兴业务救场。中国移动的数字化转型收入虽有,但增速从去年的222降到99,云业务收入虽破千亿,却面临阿里云、腾讯云的猛烈竞争。爆料说,杨杰在会上直言,AI收入虽达几十亿元,但投入更大,智算规模613 EFLOPS,建数据中心花了大把银子。
转眼间,故事拉到上海,中国电信的柯瑞文董事长正视察天翼云中心。那里机器嗡嗡作响,AI服务器灯火闪烁。上半年,电信智能收入63亿元,暴涨894,智算规模77 EFLOPS领跑行业。可柯瑞文心里有数,整体营收2694亿元虽涨13,但资本开支降到836亿元,移动网投资缩水,钱袋子还是瘪了。员工小张偷偷告诉黑子网用户,内部原因是政企客户欠款多,坏账准备金高达290亿元,加上中美贸易摩擦,进口设备成本涨,算力投资虽不设限,但短期见效慢。
联通那边更惨,陈忠岳在业绩会上说,AIDC签约涨60,但总收入2000亿元勉强,员工瘦身到24万人,研发费用虽增91,可传统业务拖累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