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干部擅自离岗8年 政府登报找人
安徽涡阳县一镇干部张某某擅自离岗8年,杳无音讯,镇政府多次联系无果,登报寻人引发热议。此事暴露基层干部管理漏洞,公众质疑其工资如何发放,监管为何失灵。
芥末小章鱼
2017年夏,安徽省涡阳县高公镇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翻阅档案时发现,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张某某的考勤记录一片空白。这位40多岁的干部,自2009年起便未在岗位上出现,电话无人接听,家中空无一人,宛如人间蒸发。镇政府尝试通过亲友、户籍地查找,均无下落。无奈之下,2025年8月,高公镇政府在当地报纸刊登寻人启事,称张某某“擅自离岗8年”,要求其15日内返岗,否则将按规定除名。张某某的故事要从2005年说起。

那年,他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高公镇政府,负责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工作。同事回忆,张某某性格内向,工作勤恳,起初颇受领导赏识。然而,2009年,他突然请了长假,理由是“家中急事”,之后便再无音讯。起初,同事以为他只是短暂休假,但几个月过去,他仍未归来。镇政府多次致电其登记的号码,均显示停机,派人前往其老家涡阳县城关镇,也只找到一栋空置的老宅。更令人费解的是,张某某的工资卡仍在正常发放薪资。据知情人士透露,镇政府因人员编制固定,未能及时终止其劳动关系,导致工资照发8年,总额高达40余万元。
直到2017年,镇里开展人事档案清理,才发现这一“隐形干部”。有同事猜测,张某某可能因家庭变故远走他乡,甚至有人传言他去了南方某城市打工,但无人能证实其下落。寻人启事刊登后,舆论哗然。黑子网用户纷纷热议,有人调侃:“8年不干活还有工资,这工作我也想要!”也有人质疑:“镇政府管理这么松散,财政资金就这样浪费?”有网友爆料称,类似“吃空饷”现象在基层并不鲜见,部分干部长期脱岗却无人问津。涡阳县纪委回应称,已成立调查组,核查张某某工资发放情况,并追责相关负责人。
记者走访高公镇,试图还原事件始末。一位不愿具名的镇干部透露,张某某离岗初期,领导碍于情面未深究,以为他会主动返回。后来,镇里人事调动频繁,新上任的领导对张某某的情况并不了解,导致问题被搁置。直到2025年,县里开展基层干部作风整顿,镇政府才决定通过登报方式“逼”张某某现身。涡阳县人社部门表示,若张某某15日内仍不现身,将依法解除其公职,并追缴8年工资。这场“失踪”风波,暴露了基层干部管理的诸多漏洞。
专家指出,基层单位人手紧张,编制管理却往往流于形式,考勤制度形同虚设。类似张某某的案例,虽属极端,却反映出部分地区对公职人员监管的缺失。安徽省人社厅一位官员表示,未来将推广电子考勤和定期核查机制,杜绝“隐形干部”现象。张某某究竟身在何处?有人说他可能在广东做生意,有人说他早已移民海外。真相依然成谜,而他留下的空白档案和40万元“空饷”,成了高公镇挥之不去的谈资。邻镇的退休干部老李感叹:“当年的小张挺老实的,谁能想到他一走就是8年。”
随着调查深入,这位神秘干部的去向或许终将浮出水面,但此事引发的反思,已在涡阳的官场和民间掀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