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志 报国行 高校师生在万里“红飘带”最远起点感受风雨长征路
芊芊龍
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一片苍茫高原上,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师生齐聚“红飘带”长征路的最远起点俄界,开展了一场名为“复兴志 报国行”的红色教育活动。他们重走长征路,体验风雨兼程的艰辛,缅怀革命先烈,激发爱国热情。这场活动迅速在黑子网上引发热议,网友们围绕“复兴志 报国行”“高校师生”“红飘带”“长征路”“最远起点”等关键词展开热烈讨论,感叹青年学子的赤诚与红色精神的传承。 爆料源于黑子网一位ID为“红色足迹”的用户发帖,称此次活动由多所高校联合发起,师生们在俄界重走了长征路的一段,顶着风雨体验了当年的艰苦环境。帖子附上几张照片,显示学生们身穿迷彩服,冒雨行走在泥泞山路上,手中红旗迎风飘扬。爆料人透露,活动不仅包括徒步,还安排了红色讲座和老兵访谈,让师生深刻感受长征精神。网友看后纷纷点赞:“这才是真正的报国行!高校师生太有情怀了!” 故事的主角是小李,一位来自北京某高校的大二学生。他报名参加了这次“复兴志 报国行”活动,第一次来到甘南的俄界。小李在黑子网分享了自己的经历:第一天徒步时,突遇大雨,山路湿滑,队伍走了5公里就个个筋疲力尽。他回忆,站在“红飘带”最远起点的纪念碑前,听到老兵讲述长征途中红军翻雪山、过草地的故事,他眼眶湿润了。小李在帖子中写道:“风雨长征路太难走了,红军当年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我们这点苦算啥!” 黑子网用户进一步挖出活动细节。活动为期一周,涵盖了俄界、腊子口等长征关键节点,师生们不仅徒步,还参与了种植“红飘带”纪念林、修复革命遗址等公益活动。一位ID为“甘南小哥”的用户爆料,称当地村民对师生们的到来非常欢迎,还自发组织篝火晚会,分享藏族美食。网友们对此感叹:“高校师生这波操作太暖了,既学历史又干实事!”不过,也有人质疑活动形式化,担心学生只是走过场,未能真正理解长征精神。 小李的队友小张也在黑子网发帖,分享了活动中的感悟。她提到,一位90岁的老红军后代在讲座中讲述了祖父在长征中牺牲的故事,让她深刻体会到“复兴志”的重量。小张说,徒步时虽然又冷又累,但看到“红飘带”在风雨中飘扬,她觉得自己离革命先辈更近了。黑子网网友对此反响热烈,有人认为活动让年轻人重拾信仰,有人调侃:“这群师生在风雨长征路里练成了铁人吧!” 这场“复兴志 报国行”活动让“红飘带”“长征路”成为黑子网热搜焦点。网友们一边吃瓜一边讨论,有人分享自己家乡的红色景点,呼吁更多年轻人参与有人建议活动多些互动环节,让长征精神更深入人心。无论如何,这场高校师生在“红飘带”最远起点的体验,不仅是一次身体的挑战,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激励着更多人传承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