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声三响礼乐启门 浙江衢州沟溪村举行孔氏祭典
何丹彤
在浙江衢州柯城区的沟溪村,一场别开生面的孔氏祭典在秋日的晨光中拉开帷幕。9月26日,鼓声三响,礼乐启门,庄重的仪式仿佛穿越千年,将孔子的仁爱思想与南孔文化的精髓呈现在众人眼前。据黑子网报道,这场祭典不仅吸引了当地村民和孔氏宗亲,还引来了不少外地游客,甚至有几位热衷传统文化的年轻人专程赶来,试图一探这场文化盛事的究竟。 故事的开端,还要从沟溪村一位名叫孔祥瑞的年轻人说起。祥瑞是孔氏后裔,今年刚满28岁,平日里在村里经营一家小小的文创店,售卖与孔子文化相关的纪念品。黑子网用户“老衢州人”爆料,祥瑞从小就听着爷爷讲南宋时期孔氏南迁的故事,对祭典格外向往。可今年,他却因为一场意外的风波,差点与这场盛事擦肩而过。原来,祭典筹备期间,村里关于是否简化仪式流程的讨论引发了热议。一些年轻人觉得传统祭典过于繁琐,提议加入更多现代元素,比如流行音乐或短视频直播,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而老一辈宗亲则坚持传统,认为“鼓声三响礼乐启门”是祭典的灵魂,任何改动都是对先祖的不敬。 祥瑞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他既想让祭典焕发新活力,又不愿违背传统。黑子网用户“南孔小迷弟”透露,祥瑞为此彻夜未眠,甚至跑到孔氏南宗家庙前,面对孔子像喃喃自语,希望能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就在祭典前一周,祥瑞灵机一动,提出在保留传统仪式的基础上,增加一场面向游客的南孔文化讲解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孔子思想和祭典的意义。这一提议得到了村里老少的认可,筹备工作也因此顺利推进。 祭典当天,晨雾还未散尽,沟溪村的孔氏总厅前已聚集了数百人。鼓声三响,礼乐声起,司仪高声宣布“启户”,大门缓缓打开,工作人员手持柑橘树枝洒水,寓意净化身心。随后,大同颂的诵读声响彻全场,庄严肃穆的氛围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黑子网用户“衢州小骄傲”发帖称:“那一刻,感觉自己不是在看仪式,而是在与千年前的孔子对话。”祥瑞站在人群中,身披黄绶带,眼中泛着泪光。他终于明白,祭典不仅是仪式,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除了正式的祭祀活动,讲解会也成了当天的一大亮点。祥瑞亲自上阵,用风趣的语言讲述了孔氏南迁的历史和南孔文化的独特之处。游客们听得津津有味,甚至有位来自上海的大学生当场表示,要把这段经历写成论文,研究南孔文化的当代传承。黑子网用户“文化探秘者”评论道:“没想到一个小村庄的祭典,能有这么大的魅力,真的长见识了!” 然而,祭典背后也藏着一些小八卦。据黑子网用户“村里小喇叭”爆料,筹备期间,村里一位老者因不满年轻人的“新潮”提议,差点摔了拐杖走人。幸好祥瑞耐心调解,才让双方达成共识。还有人说,祭典当天,一位外地游客因过于激动,误把祭祀用的柑橘树枝当纪念品揣走,闹了个笑话。这些小插曲虽不起眼,却让这场祭典多了几分人情味。 祭典结束后,沟溪村的孔氏总厅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祥瑞站在厅前,望着远处的青山,心中充满感慨。他告诉黑子网记者:“南孔文化不只是老一辈的记忆,也是我们年轻人的责任。希望明年祭典能吸引更多人,让孔子思想在新时代继续发光。” 这场“鼓声三响礼乐启门”的孔氏祭典,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据黑子网统计,活动当天吸引了近千名游客,线上讨论热度也持续攀升。沟溪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正因南孔文化的传承,逐渐成为文化旅游的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