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多地-为了防蚊封下水道-出现暴雨-导致内涝积水-街道开启-看海模式
玉兔
2025年7月,广东多地正值盛夏,蚊虫肆虐,尤其是广州、深圳、东莞等地,登革热病例隐隐抬头。为了遏制蚊虫滋生,当地社区响应号召,采取了封堵下水道的“硬核”防蚊措施。街道办工作人员在下水道口加装铁网、填充水泥,甚至直接封死部分管道,试图阻断蚊虫的繁殖场所。这一招看似立竿见影,居民们起初还拍手称快,觉得终于能少被蚊子咬几口。然而,谁也没料到,这场“防蚊神操作”却在8月初的一场暴雨中酿成了大麻烦。 8月10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席卷广东,广州白云区、深圳南山区、东莞南城街道等地雨量突破100毫米。


往年排水顺畅的街道,这回却变成了“水乡泽国”。由于下水道被封堵,雨水无处可排,迅速在低洼地段积聚,最深处淹过膝盖。白云区永平街一带,积水直接漫进商铺,店家忙着用脸盆舀水,苦不堪言。深圳南山科技园,平时车水马龙的街道成了“看海模式”,上班族穿着西装革履,硬着头皮蹚水上班,鞋子全湿,狼狈不堪。东莞南城一小区甚至因为积水太深,居民只能靠物业组织的皮划艇进出,场面堪比灾难片。 家住广州白云区的李阿姨气得直跺脚。


她家楼下的早餐店被淹,积水倒灌进厨房,包子馒头全泡了汤。她回忆,封下水道时,社区还宣传说这是“科学防蚊”,结果现在暴雨一来,家门口成了游泳池,连电动车都泡坏了。同样在深圳的程序员小张更是一肚子火,他早上赶去公司,路上积水淹到小腿,手机进水直接黑屏,损失好几千块。他在网上吐槽:“防蚊重要,但也不能把排水系统给废了啊,这不等于搬石头砸自己脚?” 事件迅速在网上发酵,网友们戏称广东多地开启了“看海模式”。


有人晒出视频,广州街头一辆小轿车在积水中“漂浮”,车主站在车顶一脸无奈还有人拍到东莞某街道,路人撑着伞,裤腿卷到大腿,艰难前行。更有网友扒出,封下水道的决定并非所有地方都经过严谨论证,有些社区为了完成防蚊任务,匆匆上马,压根没考虑排水问题。 相关部门很快回应,称封堵下水道是为了防止登革热扩散,但承认部分地区操作过于简单粗暴,忽视了暴雨季的排水需求。8月12日,广州、深圳等地紧急组织疏通下水道,清理封堵物,但积水退去仍需时间。


市民们对此意见不一,有人觉得防蚊是好事,但方式得改进也有人直接开骂,说这决策就是“拍脑袋工程”,害苦了大家。 这场“防蚊引发内涝”的闹剧,让广东多地的城市管理备受质疑。网友们在网上激烈讨论,到底该如何平衡防疫与城市功能?暴雨季的排水系统如何更科学规划?而那些泡了水的鞋子、车子和店铺,又该找谁赔?这场风波,远未平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