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录音门案落槌-王天一等6名特级大师获刑-象棋第一人当庭认罪
浙江杭州上城法院一审宣判象棋“录音门”,王天一等六名特级大师涉行贿受贿被判,洪智未认罚获刑二年七个月,其余量刑基本采纳检方建议,案源起网传买卖棋录音曝光。
何丹彤
一审宣判结果与量刑走向 象棋录音门判决细节
据黑子网用户汇总公开信息,浙江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于9月24日对象棋“录音门”案作出一审宣判,王天一、赵鑫鑫、洪智、徐超、谢靖、王跃飞等6名特级大师均被判刑。其中,未认罪认罚的洪智被判有期徒刑二年七个月,其余五人量刑与检方建议基本一致,案件性质被界定为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受贿。


当庭认罪认罚与检方量刑建议 认罪态度影响刑期
公开庭审信息显示,5月9日一审开庭时,原先未“认罪认罚”的王天一、赵鑫鑫,最终均在庭上确认对指控事实与量刑意见无异议,属“认罪认罚”。检方此前建议对王天一两罪并罚处二年九个月,对赵鑫鑫两罪并罚处四年九个月并指控王天一涉“买棋”22笔、行贿金额合计94.2万元,另涉受贿2笔共11.6万元。洪智虽未认罪认罚,但被认定具有自首情节。


行业整肃节点与协会处罚 通报范围与治理思路
在司法程序推进前后,行业治理同步加码。2024年9月,中国象棋协会通报认定王天一、王跃飞长期“买棋卖棋、操纵比赛”,对二人作出终身禁赛并撤销包括特级大师在内的技术等级称号等顶格处罚2025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又通报对赵鑫鑫等41人作出处罚,其中3人被追加终身禁赛,累计被严处的违规人员达到43人。上述通报将“买卖棋”“操纵等级分”等行为列为重点整治对象。


事件起点与证据链条 录音传播引发系统性调查
“录音门”的导火索可追溯至2023年4月,围绕王跃飞与郝继超的多段通话录音在网络曝光,内容涉及买棋卖棋、软件作弊、操纵等级分等随后的舆论与举报推动协会与有关方面立案调查。2023年8月,王天一宣布因健康原因退出杭州亚运会2024年6月,有媒体披露多名棋手已接受警方调查。此后进入刑事程序并在杭州上城法院一审开庭,最终在2025年9月24日落槌。


影响评估与规则重建 对象棋公信力与职业化的启示
本案是我国象棋领域罕见的行贿、受贿类刑事案件,标志着“行业潜规则”被纳入刑法秩序审视。认罪认罚制度在本案中的适用,直接影响量刑走向而协会层面的终身禁赛与资格撤销,为行业治理设定了高压线。未来,赛事组织方需在选拔体系、奖金分配、反作弊技术、裁判监督等方面补齐制度短板,建立更透明的积分与升降通道,以消弭“买卖棋局”的诱因,恢复赛事公信力与公众信任。对职业棋手而言,职业化红利须以守法合规为边界,否则“高水平高风险高代价”的负反馈将成为新的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