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界代表在京共庆新中国75周年华诞:见发展 同前行
七老板9月30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在京举办2024年国庆系列活动,邀请来自全球的侨界代表共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此次活动以“见发展 同前行”为主题,通过参观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国考古博物馆,参加国庆招待会、侨界座谈会及庆祝音乐会,展现新中国75年来的辉煌成就,激发侨胞自豪感与责任感。据中新社报道,侨界代表纷纷表示,活动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也见证了中国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飞速发展,坚定了与祖国同行的信念。 活动期间,侨界代表走进中国国家版本馆,沉浸于中华文明的浩瀚典籍之中。缅甸中华总商会会长林文猛表示:“第一次看到如此系统记录中华文明的宝库,震撼之余倍感自豪。”中国考古博物馆的参观则让侨胞们直观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展品中从史前到现代的文物诉说着中华民族的奋斗史。来自加拿大的侨胞张丽华说:“这些文物让我更深刻理解了中华文化的根与魂,也更坚定了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通过这些活动,侨胞们不仅重温了历史,也对中国的文化自信有了更深体会。9月29日的侨界代表座谈会成为活动亮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侨胞分享了与祖国共发展的故事。巴西华商协会主席李明分享了如何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国商品与技术引入南美,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澳大利亚侨胞陈志刚则讲述了悉尼华侨社区组织文化节,推广书法、汉服等中华文化元素,受到当地民众热烈欢迎。座谈会上,侨胞们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提出诸多建设性建议。国务院侨办主任陈旭表示,侨胞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期待大家继续发挥优势,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国庆招待会与庆祝音乐会则将活动推向高潮。9月30日晚,人民大会堂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中国75年来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侨界代表作为3000名中外嘉宾的一部分,共同见证这一庄严时刻。音乐会上,我和我的祖国歌唱祖国等经典曲目点燃现场气氛,侨胞们挥舞国旗,齐声合唱,表达对祖国的深厚情感。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热议:“侨胞们在人民大会堂唱响爱国歌曲,太感人了!” 新中国75年的发展成就为侨胞们带来深刻触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经济基础薄弱,GDP不足3亿元2023年,中国经济总量达126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2万美元,位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科技领域,嫦娥探月、北斗导航、C919商用飞机标志着中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文化领域,中轴线申遗成功、故宫数字展览走向全球,展现了文化自信的魅力。侨胞们表示,这些成就让他们倍感振奋,也为海外讲述中国故事增添了底气。北京作为活动举办地,展现了首都的独特魅力。2023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达44万亿元,人均GDP达20万元,稳居全国首位。活动期间,侨胞们还参观了北京中轴线,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成果尤为引人注目,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北京位列全球第三,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6以上,高被引科学家数量居全球首位。侨胞代表、美国硅谷企业家王磊感叹:“北京的科创氛围让我看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无限可能。” 活动还凸显了侨胞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202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一带一路”合作项目遍及170多个国家。侨胞们通过商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架起了中外沟通的桥梁。例如,泰国侨胞林志强推动中泰农业技术合作,帮助泰国农民引进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增产30以上。网友评论:“侨胞真是中国软实力的最佳代言人!”这些故事展现了侨胞在促进中外文明互鉴中的独特贡献。然而,侨界代表也提到一些挑战。部分海外侨社面临资源不足、文化活动影响力有限等问题,需更多政策支持。此外,全球地缘政治复杂性增加,侨胞在海外推广中国文化时需更灵活应对。对此,国务院侨办表示,将进一步完善侨务政策,推出线上文化交流平台,助力侨胞讲好中国故事。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庆典,更是一次凝聚侨心、共谋发展的盛会。侨胞们表示,将以新中国75周年为新起点,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未来,随着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侨界代表必将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