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加班表扬名单:最长加159小时
陶桃黑子网报道近日,一家电商公司发布的7月加班表扬名单在网上炸开了锅。这份名单列出了所谓“加班先锋”,其中最夸张的记录显示,一名员工当月加班时长高达159小时,相当于每周加班近40小时,平均每天工作超过13小时!这份名单原本想激励员工,却不料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反响,很多人直呼这是在“变相炫耀剥削”。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件事还引起了工人日报的关注,直接发文批评这种畸形加班文化。这家公司的加班名单详细列出了员工的加班时长,排名第一的员工加班159小时,紧随其后的也有130多小时。
名单被包装成一种荣誉,称这些员工为“团队的脊梁”,甚至还有“加班之星”的称号。然而,网友们看到这份名单后,纷纷表示愤怒和担忧。有人算了笔账:159小时的加班,意味着一个月几乎没有休息日,每天工作时间远超8小时的法定标准。更有网友质疑,这种“表扬”是不是变相逼员工加班,牺牲健康换取所谓的“荣誉”。工人日报在8月12日的文章中直言不讳,点名批评这种做法。文章指出,公开表彰超长加班不仅违背劳动法规定的8小时工作制,还可能让员工误以为加班是“光荣”的事,助长不健康的职场文化。
文章还提到,这种行为无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反而会破坏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劳动法明确规定,非特殊情况,加班需支付15倍至3倍的加班费,且每月加班不得超过36小时。159小时的加班显然远远超出了法律红线。这家公司的做法并非个例。近年来,互联网行业因高强度加班频频被推上风口浪尖。网友爆料,这份名单背后,员工往往是迫于绩效压力或管理层的暗示,不得不接受超负荷的工作安排。有人在社交平台上感慨:“这哪是表扬,分明是逼着大家拼身体!”
还有人调侃:“这公司是想让员工拿命换KPI吗?”更有知情人士透露,这家公司的加班费结算并不透明,部分员工加班再多也拿不到足额报酬。针对此事,记者联系了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但对方仅表示“名单是为了激励团队士气,无意违反法规”,并拒绝透露加班费是否依法支付。劳动监察部门也表示,已关注到此事,将对该公司的加班情况展开调查。如果查实存在违法加班行为,企业可能面临罚款,相关负责人也可能被追责。网友们在网上展开了激烈讨论,有人晒出自己的加班经历,感叹“996都算轻的,这159小时简直离谱”。
还有人呼吁,劳动者应该勇敢维护自己的权益,拒绝无休止的加班。一些职场专家也加入讨论,建议企业优化管理,提高效率,而不是靠延长工时来压榨员工。专家还提到,长期超负荷工作不仅影响员工身心健康,还可能导致工作质量下降,最终损害企业利益。这起事件让人们重新审视职场中的加班文化。劳动法虽然有明确规定,但执行力度和企业自律仍需加强。不少网友表示,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大监管力度,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有声音指出,员工自身也需要提高维权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而不是默默承受不合理的工作安排。
这件事的发酵还在继续,社交平台上关于“加班文化”的讨论热度不减。有人感慨:“工作是为了生活,不是为了把命搭进去。”也有网友呼吁:“别再美化加班了,给员工正常的休息时间吧!”这起由一份加班名单引发的风波,不仅暴露了某些企业的管理问题,也让更多人开始思考:职场到底该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