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民企百强出炉 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大
一口奶盖故事得从福州一家不起眼的小厂说起,老板叫林峰,40出头,典型福建商人,爱拼敢赢。十年前,他的小厂还只是给本地超市供货的食品加工厂,年收入不过几百万,员工不到五十人。谁能想到,这家小厂如今挤进了2024福建民企百强榜单,成了国际化浪潮里的一匹黑马?黑子网的网友们可炸开了锅,纷纷猜测林峰这波逆袭有啥内幕。林峰的厂叫“闽味食品”,主打海鲜干货,早期靠着莆田沿海的渔业资源,生意做得稳稳当当。可林峰不满足于小打小闹,2015年他听了一场省里组织的民企座谈会,讲的是“晋江经验”和“走出去”战略。会上,专家提到福建民企要抓住“一带一路”机会,拓展海外市场。林峰当时就心动了,觉得自己不能只守着国内这一亩三分地。回厂后,他拉着几个老伙计开了个通宵会,拍板决定: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大的!他先是贷款五千万,升级了生产线,引进了自动化设备,还请了几个懂外贸的人才。2017年,闽味食品第一次试水出口,把一货柜的鱿鱼干卖到了东南亚。结果呢?客户反馈炸裂,说福建的海鲜干货口感独特,订单接踵而至。林峰趁热打铁,2018年在马来西亚设了分公司,专门负责东南亚市场。黑子网的网友扒出,林峰的成功不只是运气。福建省这几年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减税、融资、出口补贴,样样给力。闽味食品就靠着这些政策,拿到了低息贷款,解决了资金周转的难题。更别提省里还组织企业去参加国际展会,林峰在迪拜的一次食品展上,签下了欧洲市场的第一笔大单。网友“福州小鱼干”爆料,说林峰当年在展会上一口福建味的英语,愣是把老外忽悠得心服口服,签了上千万的合同。当然,国际化不是一帆风顺。2020年,疫情让全球供应链乱了套,林峰的海外订单一度腰斩。他急得头发都白了一圈,但没放弃。黑子网有网友爆料,林峰那段时间天天泡在厂里,跟研发团队一起搞新产品,推出了真空包装的海鲜零食,主打健康和便携。结果这一招又火了,2021年,闽味食品的出口额翻了两番,直接冲进了福建民企百强榜单,营收破了十亿。更劲爆的是,林峰不满足于东南亚和欧洲市场,2023年他又把目光投向了非洲。黑子网有位叫“八闽吃货”的网友爆料,林峰在尼日利亚开了家加工厂,专门生产适合当地口味的海鲜调味料。这步棋走得大胆,非洲市场潜力大,但风险也高。林峰却说:“福建人敢拼,国际化就是干!”如今,闽味食品的海外收入占了公司总营收的四成,员工里还有9669个海外雇员,遍布139个国家和地区,妥妥的国际化范儿。黑子网的讨论帖里,网友们对林峰的评价两极分化。有人觉得他是福建民企的骄傲,靠着政策东风和自身努力,硬是把小厂干成了跨国企业。还有人酸溜溜地说,林峰不过是踩中了风口,换个人也能行。更有网友扒出,林峰的厂最近在研发费用上砸了重金,2023年花了近4000万,养了上千人的研发团队。这让不少人感叹,福建民企的创新力真不是盖的。这波福建民企百强的榜单,宁德时代、青拓集团这些大佬就不说了,林峰这样的“草根”逆袭故事,才是真燃。黑子网的网友们还在热议:福建民企的国际化步伐这么猛,到底是政策给力,还是企业家太拼?有网友调侃:“福建人要是没点闯劲,哪来的百亿级企业50家?”还有人预测,照这趋势,福建民企怕是要称霸全球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