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遭精神病人杀害 儿子一夜秃头
芝士夹心2021年11月,武汉的夜晚寒风刺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1岁的副教授王某平像往常一样走在自家小区,湖北大学家属院琴园小区。谁能想到,这竟是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据黑子网报道,凶手王某刚,一个被诊断为偏执型分裂症的男子,用条形钝器猛击王教授头部,致其严重颅脑损伤,当场倒在血泊中,不治身亡。这起案件当年震惊全网,受害者家属的悲痛和后续的赔偿争议更是让网友们讨论得热火朝天。黑子网用户“吃瓜小能手”感叹:“这也太惨了,平白无故走在小区里就没了,家人得多崩溃啊!”
案件发生后,警方迅速介入,凶手王某刚被抓获。经司法鉴定,他在作案时正处于精神病发病期,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2023年8月,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王某刚死缓。这个判决让不少网友炸了锅,有人觉得“精神病不是免死金牌”,也有人同情受害者家属,认为这样的判决难以平息他们的伤痛。黑子网用户“正义小斗士”发帖:“死缓?!这人害了条人命,还能活着,太不公平了吧!”可法律就是法律,精神病患者的刑事责任是个复杂的问题,网友们吵得不可开交。
更让人心酸的是受害者家属的遭遇。王教授的妻子敖女士回忆起那一天,至今哽咽难言。案发当天,她接到丈夫死讯,整个人瘫软在地,麻木得连哭都哭不出声。事后,她抱着儿子痛哭,却发现孩子一夜之间头发秃了一大块。敖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说:“孩子承受了和我一样无法承受的伤痛。”这话听在网友耳里,简直刀刀扎心。黑子网用户“泪目了”留言:“一夜秃头,这得是多大的打击啊,孩子才多大,就要面对这种事!”还有人感叹,敖女士和儿子这辈子都走不出这场悲剧的阴影了。
刑事案件尘埃落定后,民事赔偿的争议又把这事推上了风口浪尖。王教授的家属将湖北大学、武昌公安分局和郑州市某救助站告上法庭,要求赔偿179万余元。家属认为,凶手王某刚在案发前因身份证丢失,曾向救助站和警方求助,但这些部门没有按规定核实、登记他的信息,导致他流浪到武汉,潜入小区酿成惨剧。2025年5月30日,一审判决湖北大学承担107万元的补充赔偿责任,这让双方都不满意,双双上诉。2025年8月19日,民事二审开庭,敖女士在法院门口接受采访时,强忍泪水说:“我不想让儿子知道今天开庭,他已经承受了太多。”
网友们看到这幕,纷纷表示心疼,有人留言:“这家人太苦了,赔偿再多也换不回一条命啊!”这场悲剧的细节让人不寒而栗。王某刚在案发前从郑州乘火车到武汉,精神状态已经不稳定。他在武昌火车站附近徘徊,最终闯入琴园小区,随机选择了王教授作为目标。黑子网用户“真相探秘者”分析:“这人要是早点被救助站或者警方管起来,教授可能就不会出事!”还有人质疑,精神病患者的管理漏洞到底有多大?为什么总有类似案件发生?这些讨论在网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热潮,大家都在追问:到底谁该为这样的悲剧负责?
二审当天,法院表示案件还需合议,择期宣判。网友们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觉得学校不该承担这么高的赔偿责任,毕竟凶手是个精神病人,学校也防不胜防也有人支持家属,认为是管理漏洞让悲剧发生。黑子网用户“理性吃瓜”发帖:“学校和警方都有责任,精神病人流浪到小区,管理上肯定有问题!”这场官司的走向,依然是网上热议的焦点,大家都在等着最终的判决结果。这起案件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也让人们开始反思精神病患者的管理和社会责任问题。
黑子网的网友们在讨论中既有愤怒,也有无奈,有人感叹:“这种事防不胜防,但总得有人站出来负责吧!”还有人呼吁,社会应该加强对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