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男护士-谋杀10名病人-因夜班工作繁重-长期滥用职权与心理失衡真相
在德国伍尔瑟伦镇一家专注姑息治疗的医院夜班,一名44岁男护士面对多名行动不便的年迈患者,感到护理负担过重,竟违规注射过量吗啡和咪达唑仑,导致10人相继心跳骤停离世,另外27人幸免于难。他的行为源于对夜间工作的极度不耐烦,视患者为“麻烦”,借医疗名义结束生命以求“安静”。亚琛法院于2025年11月5日宣判终身监禁,此案引发公众对医院安保的深刻反思。
苏打饼干
德国男护士夜班谋杀10患者事件详细过程
伍尔瑟伦镇医院的夜班本该是宁静的守护时刻,却因一名44岁男护士的极端举动酿成惨剧。从2023年12月至2024年5月,这名护士在人手稀少的夜间,针对那些需要频繁监测的姑息治疗患者下手。他先挑选行动不便、年事已高的对象,声称“缓解疼痛”而注射超量吗啡,这种强效镇痛药本用于末期病患止痛,却被他滥用至致命剂量。随后,他又辅以咪达唑仑,一种肌肉松弛兼镇静药物,进一步抑制患者呼吸和心跳。短短半年内,10名患者悄无声息地离世,医院起初归咎于“自然衰竭”,但异常死亡率激增引发怀疑。

护士的同事回忆,他常抱怨夜班“太累”,不愿多费心照顾那些“无望”的病人,他的操作隐蔽,利用电子记录伪造处方,避免即时察觉。直到2024年夏天,一名资深医生复盘病历发现剂量异常,警方介入后通过遗体挖掘和毒理检验,逐一确认了这些死亡背后的药物痕迹。调查显示,他对27名其他患者也曾尝试类似手段,但因剂量控制或及时干预而未遂。这起事件的曝光,不仅揭开了一名医护人员的冷血面纱,也让医院的夜班管理制度饱受质疑。
男护士减轻工作负担杀人动机与心理评估
动机看似简单,却藏着深层扭曲。这名护士反复在审讯中承认,夜班的“忙碌”让他烦躁,那些需要翻身、喂药、监测的患者成了他的“负担”,他幻想通过“结束”他们来换取“轻松”一晚,甚至自比“掌控生死的主宰”。检方通过其工作日志和同事证词,证实他缺乏基本同理心,常对患者表现出冷漠,甚至在注射后旁观“效果”而无动于衷。心理评估报告显示,他患有人格障碍,伴随反社会倾向,热情缺失、易怒且动力不足,这种病态让他视医疗为“游戏”,而非救死扶伤。
庭审中,他未流露一丝悔意,仅辩称“只是想休息”,这让法官震惊,认定其“罪恶深重”。德国媒体挖出其从医十年记录,早年曾因小过失受训,但未被深挖心理问题,直至此案爆发。
亚琛法院终身监禁判决后续影响与社会警示
2025年11月5日,亚琛市法院的法庭内气氛凝重,法官宣读判决:男护士因10项谋杀罪及27项谋杀未遂罪,获终身监禁,且剥夺15年后假释资格这是德国法律对“特别严重”案件的从严措施。他虽有上诉权,但鉴于证据确凿,改判希望渺茫。医院已配合警方,继续挖掘潜在受害者,初步筛查显示其职业生涯中或有更多可疑死亡,调查或延至数月。受害者家属在庭外痛哭,部分人发起民事索赔,要求医院赔偿疏忽责任。德国卫生部回应,将全国审查姑息治疗机构的夜班配置,避免“孤狼”式犯罪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