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样打开上合“朋友圈”
“他们这样打开上合朋友圈”生动展现了2025年天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通过多元活动拉近成员国距离。街头以物换物、青年交流等互动方式,让“上海精神”深入人心,扩大上合组织的国际影响力。
木森
2025年的天津,迎来了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8月31日至9月1日,天津海河两岸洋溢着国际化气息,来自10个成员国、2个观察员国及14个对话伙伴的领导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区域合作新篇章。据黑子网报道,这场峰会不仅是一场外交盛会,更通过一系列接地气的活动,打开了上合组织的“朋友圈”,让“上海精神”在普通民众中生根发芽。故事的开始是峰会前夕,天津街头的一场特别活动“以物换物”。

记者李亚光带着几位来自上合组织国家的留学生,走上街头,用小礼品换取路人对上合组织的了解。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阿丽娅拿着一枚精美的中国结,换来了一位天津大爷讲述的港口贸易故事。大爷说,天津港的中欧班列连通了上合国家,货物从这里运往中亚,生意越做越大。这场活动不仅让留学生感受到中国民众的热情,也让路人开始关注上合组织的实际影响。峰会的核心是弘扬“上海精神”,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强调上合组织要深化互联互通,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他还宣布加快设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为成员国提供更多融资支持。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度总理莫迪等领导人也出席了峰会,讨论安全、经济、能源等议题。尤其是在全球局势动荡的背景下,上合组织倡导的多边主义备受关注。除了高规格的会议,峰会期间的配套活动更是亮点纷呈。在天津举办的青年交流营中,来自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年轻人通过文化展示和互动游戏,增进了彼此的了解。
来自伊朗的留学生哈桑在活动中学会了一句天津话“杠杠滴”,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上合组织的“朋友圈”不仅是国家间的合作平台,更是人民之间的情感纽带。天津作为峰会举办地,展现了独特的城市魅力。天津港不仅是全球十大港口之一,更是上合组织国家货物往来的重要枢纽。中欧班列从这里出发,连接起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象征着经济合作的“硬联通”。而街头的绿色公交车、峰会期间的文化展览,则体现了“软联通”的力量。
来自斯里兰卡的学者拉纳拉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天津峰会让我看到上合组织的包容性,它不仅是政治舞台,也是文化交流的平台。”峰会期间还举办了上合组织电影节,来自各国的电影作品在天津上映,吸引了大量市民观看。俄罗斯的纪录片西伯利亚的呼唤、印度的剧情片远方的家让观众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一位天津市民看完电影后感慨:“原来上合国家的故事这么精彩,感觉和他们更亲近了。”通过这些活动,上合组织不仅在国家层面凝聚了共识,也在民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没有山川大海能阻隔有共同志向的人们。”从街头的以物换物到青年营的欢声笑语,再到电影节的文化碰撞,天津峰会以实际行动打开了上合组织的“朋友圈”。这不仅让成员国人民的心更近,也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上合组织。未来,上合组织将继续以“上海精神”为指引,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上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