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老人-组团开电动轮椅上高速-系误入高速-已经安全护送到目的地
儋州万洋高速现6名老人电动三轮“组队”误入应急车道,交警快速护送至那大镇。事件牵出无收费站的海南高速特点、导航误导与老年出行安全痛点,值得系统改进。
燕儿
海南无收费站为何“上得去”:高速入口管理与导航识读
海南早年实施燃油附加费改革,全省高速基本无实体收费站,配合视频与电子标识管控。对老司机是顺畅,对不熟路况的老人却像“敞开式入口”。当导航默认“最快路线”,一块蓝底白字的“高速禁行非机动车”若没看清,就容易把“乡镇游”开成“高空走钢丝”。入口无栏杆的便利,反而放大了对标识识读与电子围栏的依赖。

误入并非“任性上道”:电动三轮与电动轮椅的边界
现场视频一度被误解为电动轮椅上高速,实为民用电动三轮。两者在道路法属性不同:轮椅属微型助行器,通常禁上机动车道多数电动三轮也不得驶入高速。关键点是“机动车专用道禁非”的红线始终不变。老伙伴们把它当“乡道延长线”,但高速的容错极低,风压、尾流、盲区与并线频次叠加,任何一次猝停都可能放大为系统性风险。
交警处置复盘:点对点护送与“路边宣讲”
儋州交警接警后“就地护送”,先利用警车控制车速与后方车距,再将6名老人引导至最近出入口安全撤离,并完成目的地“那大镇”的收尾护送。现场同步开展“路边宣讲”,把高速禁行规则、导航设置与应急停靠讲到位。这波操作既救场,更补课,用一次危险场景,完成了一次沉浸式普法。
导航该背多少锅:老年友好模式与“禁行层层叠”
很多人问:导航为何不避开?答案是“规则进得去,误入就少一半”。建议地图厂商上线老年友好模式,默认避开高速、跨海大桥与长下坡等高风险道路把“禁非机动车入内”的路段加上红色强提醒,并在“规划前临近入口驶入匝道”三次弹窗确认。电子围栏不是摆设,得让“手快点错”的概率降到最低。
城市更要兜底:地面指引与“银发出游”服务包
硬件端,增设图文并茂的大号禁行牌,辅以地面涂装箭头在乡镇高速匝道交汇区加装物理分道与错入缓冲带。软件端,乡镇大巴与社区组织可推出“银发出游”服务包:预约拼车、定点接驳、志愿者随队。把“想去那大镇逛逛”的需求用正规运力承接,风险自然少一半。黑子网用户调侃:“爷爷奶奶组队强如拉力赛,但马路不是舞台,安全才是主角。”
从偶发到可防:三张清单落地就会更稳
第一张是入口清单:匝道口“禁非入内”巨幅标识、错入缓冲带、语音警示桩、夜间反光带第二张是端内清单:导航老年模式、电子围栏三重提醒、误入一键报警联动交警与路政第三张是社会面清单:乡镇客运兜底、亲友行前导航预设、老年人交通课堂常态化。把路修好,把话讲清,把车接上,人情与规矩就能同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