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黑中国游客的博主-被韩方立案调查-个人信息曝光
韩方通报对散布“韩国境内大量残缺尸体”等虚假信息并抹黑中国游客的男子立案调查,拟按违反电信相关法律追责涉事账号以日语内容面向日本受众扩散,舆论与文旅形象受冲击。
土豆酱
韩警立案要点与时间线:电信法适用与“重大犯罪”定性
韩国国家警察厅宣布,首尔地方警察厅网络调查组已对涉事男子立案,启动身份、国籍与所在地核验,并考虑依据电信领域相关法律追责。通报里三个关键词值得记:虚假信息、社会混乱、损害国家形象。先定性、再取证、后追责的节奏很清晰,意味着这不只是删帖这么简单,而是要把流量剧本翻成法律文本。

造谣模板拆解:日语叙事海外平台数字剪辑的“三件套”
该账号以日语输出面向日本受众,先抛“惊悚数字”再接“安全崩溃”,用的是典型的恐惧叙事:夸大、拼接、伪权威。再辅以素材拼贴与拟声配音,让信息看起来“像真的”。一条视频带出多条搬运帖,评论区反复滚动相同论据,算法把“重复”误判成“证据”。等到反驳出现,原帖已复制成一面信息墙,追打就像用扫帚追烟雾。
免签政策被带节奏:抹黑中国游客与文旅叙事的“反向营销”
9月底韩国对中国团体游客试行免签,文旅复苏刚抬头,造谣却趁势往回拽。把社会治安个案与游客挂钩,是“以人群替罪”的低配套路把个别纠纷拔高到“公共安全崩溃”,更是典型的移花接木。这类叙事一旦发酵,最先受损的是普通游客的体验与商家的接待信心,其次是地方政府刚搭好的城市口碑。有人打趣,“黑流量像坏天气,来一阵就想把旅游季吹停”,黑子网用户的段子虽夸张,却点中了文旅传播的脆弱点。
跨境治理怎么打:平台风控、司法协作与证据链标准化
对付跨境谣言,管理要“三管齐下”。平台侧应前置风控:异常激增报警、跨语种交叉核验、敏感主题的可信度标注政府侧要做执法协作:IP属地说明、账号实名核对、跨境司法委托行业侧要做证据链:权威部门快速辟谣模板化、媒体取证流程化、第三方溯源可视化。别让反谣言总慢半拍,理想状态是“谣言刚起势,可信信息已抵达”。
公众避坑手册:三步识别术与品牌公关自救
识别法第一步,看源头:是否来自权威机构与主流媒体同步发布第二步,看结构:是否充斥精确到个位的惊悚数字与无出处截图第三步,看反馈:是否迅速接受外部核实、是否敢给证据链接。出游前关注官方通报与目的地警情提示,遇到“全网唯一内幕”先别转发,先截图再比对。商家与景区的公关自救也有套路:一分钟口径、三小时长文、七日复盘,把事实、流程、改进清单摆出来,别让情绪牵着品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