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218线那巴公路全线最高桥10月底将全部完工
孙一宁
10月16日,位于天山深处的国道218线那拉提至巴伦台公路简称那巴公路传来重磅消息,全线最高桥布然特大桥的建设进入收尾阶段,右幅上部构造已顺利贯通,左幅完成22跨架设,工程总量达90,预计10月底全部完工。这座大桥不仅是那巴公路的标志性工程,也是新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布然特大桥横跨天山峡谷,右幅全长1237米,左幅1267米,最大墩高792米,其高难度施工和复杂环境让它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据悉,那巴公路全线通车后,将大幅缩短南北疆的通行时间,助推新疆旅游和经济融合发展。布然特大桥的建设过程堪称“硬核”。据知情人士透露,项目团队自2021年开工以来,面对天山山区复杂的地质条件和频发的横风天气,经历了无数挑战。施工初期,项目组曾因地质勘测数据偏差,导致部分桩基施工受阻,团队连夜调整方案,引入无人机辅助测绘,最终确保了工程精度。更有趣的是,施工现场一度因冬季极寒天气被迫暂停,工人们戏称“连钢筋都冻得瑟瑟发抖”。为应对横风对高空作业的影响,项目副经理郭继华亲自带队优化架桥机操作流程,采用分时段施工策略,成功将横风对T梁架设的影响降到最低。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横风是最大的考验,但我们有信心按时交出一座精品大桥。” 那巴公路作为新疆“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交通项目,承载着连通南北疆、完善区域交通网络的使命。布然特大桥是其核心控制性工程,施工难度之大在新疆公路建设中堪称罕见。据业内人士爆料,项目团队为确保质量,采用了高强度预制T梁和抗风设计,梁板架设精度控制在毫米级,甚至比一些高铁桥梁还要严格。有传闻称,施工过程中,项目组曾与北京一家技术咨询公司合作,专门针对天山峡谷的地质滑坡风险开发了新型加固技术,这一技术有望推广到其他高海拔桥梁项目。此外,布然特大桥的下部构造早在今年初已全部完工,为上部结构的快速推进奠定了基础。 更引人注目的是,布然特大桥的建设还牵涉到不少“幕后故事”。有消息称,项目初期因资金调配问题,险些导致工期延误,但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紧急协调资金,确保了工程进度。施工团队中还有不少本地工人,他们中有人自豪地表示,参与布然特大桥建设是“为家乡修一条天路”。为了保障施工安全,项目组还专门为工人配备了高空防风装备,并在施工现场设置了实时气象监测站,这一细节被网友称为“科技感满满”。更有趣的是,施工期间,当地牧民曾误以为大桥施工会影响牧场,项目组特意组织了多场说明会,承诺保护沿线生态环境,最终赢得了牧民的支持。 布然特大桥的即将完工,不仅是工程进度的胜利,也为那巴公路全线通车铺平了道路。据悉,那巴公路全长约400公里,连接伊犁州和巴州,途经那拉提草原和巴伦台,是新疆“东联西出、南北通畅”交通网络的重要一环。项目通车后,将把那拉提至巴伦台的行车时间从原来的6小时缩短至3小时以内,极大方便游客和货运物流。有业内人士透露,布然特大桥的完工将为沿线旅游业注入新活力,预计那拉提草原的游客量将增长20以上。当地一位旅游从业者兴奋地说:“大桥通了,游客来草原更方便,我们的生意也要火了!” 从更广的视角看,布然特大桥的建设体现了新疆交通建设的雄心。近年来,新疆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国道218线作为连接南北疆的“大动脉”,其升级改造意义重大。知情人士爆料,那巴公路项目还吸引了多家国内顶尖工程企业的参与,项目组甚至在施工中引入了5G远程监控技术,确保施工全流程可追溯。更有传闻称,布然特大桥的设计方案曾在北京的工程展上亮相,引来不少国际专家的点赞,被认为是“中国桥梁技术的新名片”。值得一提的是,布然特大桥的建设还注重了生态保护。面对天山沿线的脆弱生态环境,项目组采用了多项环保措施,例如在施工中减少植被破坏、设置野生动物通道等。有传闻称,施工团队曾在桥墩附近发现珍稀鸟类栖息地,立即暂停施工并调整方案,赢得了环保组织的肯定。 总的来说,国道218线那巴公路全线最高桥布然特大桥的即将完工,不仅是一项工程壮举,更是新疆交通事业腾飞的缩影。这座横跨天山的大桥,凝聚了无数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也为新疆的经济发展和旅游繁荣铺就了新坦途。10月底,随着大桥的全面竣工,国道218线那巴公路将迎来新的历史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