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襄阳行”国际传播活动启动
宋楠楠
10月12日,襄阳好风日,醉美顾逢时“文化襄阳行”国际传播活动在湖北省襄阳市正式拉开帷幕。来自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埃及、巴西、日本等13个国家的15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开启为期5天的文化探访之旅,旨在通过他们的镜头和笔触,向全球展现襄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襄阳市地处汉江中游,素有“华夏第一城池”之称,是楚文化发源地、汉水文化核心区和三国文化之乡,历史上曾是“七省通衢,南船北马”的繁华都会。如今,作为中部地区重点城市和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现代文明的交融,吸引着全球目光。活动首日,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首先来到襄阳古城,漫步在保存完好的古城墙下,感受这座城市2800多年的历史沉淀。古城墙不仅是襄阳的标志性建筑,更是见证了楚国兴衰、三国争霸的历史遗迹。代表们在导游的讲解下,了解到襄阳在三国时期作为军事重镇的战略地位,以及诸葛亮、刘备等历史人物与这座城市的深厚渊源。随后,他们前往岘首山,山顶的羊祜碑和古碑林让大家叹为观止。来自法国的媒体代表张先生表示,岘首山的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相得益彰,让他深刻感受到襄阳“文化名城”的底蕴。次日,行程转向古隆中和水镜庄,这两处都是三国文化的核心地标。古隆中是诸葛亮“隆中对”的发生地,媒体代表们在这里不仅参观了诸葛草庐,还通过多媒体展示深入了解了“三分天下”的战略智慧。水镜庄则因“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典故而闻名,庄内的古朴建筑和历史氛围让代表们仿佛穿越回三国时代。来自巴西的记者李女士在采访中表示,襄阳的三国文化不仅是中国历史的瑰宝,也为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鲜活的窗口。在南漳县和枣阳市,媒体代表们探访了雕龙碑遗址和春秋寨。雕龙碑遗址诉说着汉文化的悠久传承,而春秋寨的山寨建筑则展现了古代军事防御的智慧。代表们还体验了当地的非遗项目,如剪纸、刺绣等,亲手制作传统工艺品,感受襄阳民间文化的温度。来自日本的媒体人田中先生坦言,这些非遗项目让他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生命力,他计划将这些见闻写成专题报道,分享给日本读者。活动期间,媒体代表们还走进襄水街和管家巷,体验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碰撞。襄水街以汉江为背景,融合了古色古香的建筑与现代文创元素,街头巷尾的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让代表们流连忘返。管家巷则以其市井气息和历史故事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巷内的老字号店铺和传统民居让人感受到襄阳生活的烟火气。来自澳大利亚的记者陈女士表示,襄阳的街巷文化让她感受到这座城市的“人情味”,这种接地气的文化表达对海外受众有很大吸引力。此次“文化襄阳行”国际传播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探访,更是一场中外交流的盛会。海外华文媒体通过实地走访,深入了解襄阳的楚文化、汉文化和三国文化,并将这些内容通过文章、视频、图片等形式传播到全球各地。活动还特别安排了文化论坛,邀请专家学者与媒体代表探讨如何通过新媒体手段提升襄阳的国际知名度。论坛上,专家们提出,襄阳应借助短视频、直播等新兴传播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吸引更多年轻受众。值得一提的是,襄阳近年来在文化旅游方面持续发力,不仅修复了大量历史遗迹,还推出了多项文化节庆活动,如汉江音乐节、三国文化节等。这些举措让襄阳的文化魅力更加立体,也为国际传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活动最后一天,媒体代表们参观了中国汉城,这座以汉文化为主题的景区通过沉浸式体验再现了汉代生活的场景。代表们纷纷表示,襄阳的文化资源得天独厚,未来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通过此次活动,襄阳以文化为媒,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采。海外华文媒体的报道将为襄阳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让更多人了解这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正如一位意大利媒体代表所说:“襄阳不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书,值得全世界来翻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