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首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100万人次
古力娜扎10月1日,2025年国庆假期首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100万人次,刷新单日客流历史纪录,较2024年同期增长83。中国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发布数据显示,为应对这一出行高峰,铁路部门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3万列,同比增长105,其中增开临客列车1200列,重点覆盖热门旅游城市和返乡线路。据悉,此次客流高峰以旅游流、探亲流为主,热门方向包括北京至上海、广州至深圳、成都至重庆等高铁线路,以及西安、杭州、桂林等旅游城市线路。国铁集团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调配运力,确保旅客出行顺畅。为提升旅客体验,铁路部门在国庆假期前夕优化了多项服务举措。12306购票系统升级后,支持提前30天购票,并新增“候补购票”功能,方便旅客抢票。此外,全国主要车站增设自助售票机和人工服务窗口,延长服务时间,减少排队时长。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部分车站推出“爱心通道”和无障碍服务,受到广泛好评。例如,北京南站新增了智能导航机器人,实时为旅客提供问询服务上海虹桥站则增设了临时休息区,配备充电设备和免费Wi-Fi,满足旅客多样化需求。国庆假期首日的客流高峰,也带动了旅游市场的火爆。铁路沿线的热门景区,如杭州西湖、桂林阳朔、黄山风景区等,预计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15以上。铁路部门与地方旅游局合作,推出“铁路旅游”套票服务,旅客可凭火车票享受景区门票折扣,部分线路还开通了直达景区的旅游专列。例如,成都铁路局推出的“熊猫专列”深受欢迎,串联九寨沟、峨眉山等景点,配备豪华车厢和文化表演,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此外,广州至香港的高铁线路在假期首日发送旅客超10万人次,同比增长182,进一步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旅游经济。然而,如此庞大的客流量也对铁路系统提出了严峻考验。部分热门线路的高铁票在开售后迅速售罄,引发网友热议。有旅客反映,12306系统在高峰时段偶现卡顿,候补购票的成功率有待提升。此外,部分中小城市车站的接驳交通不足,导致旅客出站后换乘不便。对此,国铁集团表示,已联合地方交通部门优化接驳方案,增开夜间公交和网约车服务,确保旅客“最后一公里”畅通。同时,铁路部门加强了安检力度,增派志愿者引导旅客有序乘车,保障假期运输安全。值得一提的是,铁路系统的绿色低碳特性在国庆假期中尤为突出。据国铁集团统计,高铁列车相比航空和私家车,单位旅客能耗降低约30,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约40。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铁路部门在假期期间推广“无纸化”乘车服务,电子客票覆盖率达99以上,减少了纸质车票的使用。此外,部分新开通的高铁线路,如杭温高铁、昌景黄高铁,采用先进节能技术,进一步提升了运输效率。这些举措不仅优化了旅客体验,也为绿色出行注入了新动能。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看,国庆假期首日的铁路客流高峰为沿线城市带来了显著经济效益。以西安为例,假期首日铁路到站旅客预计超50万人次,直接拉动餐饮、住宿等行业收入增长约20。桂林站则通过与当地旅游企业合作,推出“高铁民宿”套餐,吸引了大量自驾游客转乘高铁,缓解了景区周边交通压力。业内人士分析,铁路客流的增长不仅促进了文旅消费,还带动了农产品、特色手工艺品等地方特产的销售,助力乡村振兴。社交媒体上,“国庆铁路客流2100万”的话题迅速登上热搜,网友纷纷分享自己的出行故事。有网友晒出在高铁上与家人共赏沿途风景的照片,感叹“高铁让国庆团圆更便捷”也有网友调侃“抢票堪比春运,幸好候补功能救场”。这些讨论反映了铁路在国庆假期中的重要角色,也折射出国民对高品质出行的期待。展望整个国庆假期,国铁集团预计发送旅客15亿人次,同比增长68。为应对持续高位运行的客流,铁路部门将动态调整运力,重点增开夜间高铁和跨区域列车,确保热门线路运力充足。同时,国铁集团呼吁旅客合理安排行程,尽量选择错峰出行,以减轻高峰时段的运输压力。未来,随着高铁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和智能化服务的普及,中国铁路将在节假日出行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为文旅融合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