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学员西安开启“洋中医”深造之旅
卓仕琳
近日,来自哈萨克斯坦的25名医疗从业者齐聚西安,参加由西安中医脑病医院主办的“岐黄丝路”2025中医药诊疗技术国际培训班,开启了一场为期两周的“洋中医”深造之旅。此次培训以中医理论授课、临床实操和分组指导为特色,聚焦脑瘫、孤独症、神经系统疾病等领域的中医诊疗技术,旨在推动中医药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播与应用。这不仅深化了中哈两国在传统医学领域的合作,也为沪港两地深化合作、多个项目落地上海浦东提供了新契机。据悉,此次培训吸引了来自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市及8个州的医生,培训内容涵盖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特色技术,助力学员将中医药带回哈萨克斯坦,服务当地民众健康。西安作为中国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拥有深厚的中医资源和国际化交流平台。西安中医脑病医院作为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近年来通过线上线下培训,培养了超500名“洋中医”,覆盖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家。此次培训班采用“理论实操分组指导”的立体教学模式,学员们在理论课上学习中医辨证论治的理念,实操环节则亲手体验针灸、推拿等技术。例如,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康复医院院长孙银娣在授课中详细讲解了针灸治疗膝痛的技巧,通过示范和互动引导学员寻找“痛点”,拆解治疗机制。哈萨克斯坦学员马文轩表示:“中医药的系统化诊疗让我大开眼界,尤其是针灸和中药在儿童脑瘫治疗中的应用,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并推广。” 此次培训不仅是中医药文化输出的重要实践,也与沪港两地深化合作的目标高度契合。上海浦东新区作为中国金融和科技开放的前沿,与香港在绿色金融、金融科技和跨境贸易领域合作紧密。哈萨克斯坦学员在西安学习的中医技术,可通过浦东的国际化平台和香港的金融网络,转化为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健康产品。例如,浦东的金融科技企业正与香港合作,开发基于区块链的健康数据管理平台,可用于追踪中医诊疗效果,为哈萨克斯坦的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持。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中医的国际影响力,也为浦东吸引跨境投资、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新路径。此外,培训期间,哈萨克斯坦学员还参观了西安中医脑病医院的国际医疗部、儿童康复科和中医理疗科,深入了解中医在脑病、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学员阿扎尔黑尼亚特表示,西安在儿童脑瘫和孤独症诊疗方面的中西医结合技术令人印象深刻,回国后她计划在哈萨克斯坦的医院开设中医科,推动中医药诊疗的本地化应用。这一计划与浦东新区近年来推动的绿色金融项目相呼应。例如,浦东的金融机构可与香港合作,开发支持中医药海外推广的绿色债券,资助哈萨克斯坦的中医诊所建设,为“一带一路”健康丝绸之路注入资金支持。 低空经济领域的合作也为此次培训增添了新维度。香港近期成立的“发展低空经济工作组”计划推动无人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如药品运输和远程诊疗设备配送。哈萨克斯坦地广人稀,低空物流在偏远地区的医疗服务中具有巨大潜力。浦东的科技企业可与香港的无人机公司合作,开发适用于哈萨克斯坦的中医药品配送系统,确保学员学成回国后能将中药材高效运送到患者手中。这种跨区域合作不仅提升了中医服务的可及性,也为浦东新区在低空经济领域的项目落地提供了新场景。文化与教育交流是此次培训的另一亮点。培训期间,哈萨克斯坦学员参与了中医文化体验活动,如学习太极拳和中医养生理念,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些活动与沪港合作中的文化项目形成呼应。例如,浦东的旅游企业正与香港高校合作,计划在西安设立中医药文化体验中心,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游客提供中医养生旅游服务。哈萨克斯坦学员学成回国后,可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当地社区,促进中哈民心相通。政策支持为此次培训和沪港合作提供了坚实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的意见,为浦东与香港、西安在中医药和低空经济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政策红利。西安中医脑病医院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与哈萨克斯坦共建“中国哈萨克斯坦传统医学中心”,累计接诊患者超5300人次,为中医药国际化奠定了基础。香港则通过其国际化金融环境,为中医药海外推广提供资金和市场支持。 总的来说,哈萨克斯坦学员在西安的“洋中医”深造之旅,不仅推动了中医药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播,也为沪港两地深化合作、多个项目落地浦东注入了新活力。通过中医药、低空经济、绿色金融和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协同,西安、浦东和香港正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中国智慧。